“俱有蕭然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俱有蕭然意”全詩
予留七十日,被命參成都戎幕而去。
臨行徙倚竟日作桃源憶故人一首
斜陽寂歷柴門閉。
一點炊煙時起。
雞犬往來林外。
俱有蕭然意。
衰翁老去疏榮利。
絕愛山城無事。
臨去畫樓頻倚。
何日重來此。
分類: 憶故人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桃源憶故人》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源憶故人》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就像世外桃源一般。我在這里逗留了七十天,被命令參加成都的戎幕而離去。臨行之際,我倚著徙竟日,寫下了《桃源憶故人》。斜陽靜靜地落在柴門上,一縷炊煙裊裊升起。雞犬穿過林外往來,都帶著一種淡泊的意味。衰老的人漸漸疏離了名利,不再追求山城的榮華富貴。臨行之際,我常常依靠著畫樓,不知何時能再次回到這里。
詩意:
《桃源憶故人》描繪了作者離開世俗繁華,尋找心靈寧靜的意境。詩中的桃源象征著一種理想的退隱之地,作者在這里停留了七十天,卻受命而離開,心中對故人的思念溢于言表。斜陽、炊煙、雞犬等景物和生活氣息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懷。衰老的人逐漸拋棄了世俗的榮華富貴,對山城的愛已經變得淡薄。作者在離去之際,依靠著畫樓,表達了對這片桃源的留戀和希望再次回來的渴望。
賞析:
《桃源憶故人》通過描繪桃源的景物和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離世俗繁華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和思念故人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斜陽、炊煙、雞犬,以及衰翁老去、山城無事等形象的運用,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心態。同時,作者倚著畫樓的情景,表達了離去之際對這片桃源的留戀和對重返桃源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現了陸游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氣息的描繪,詩詞呈現出一幅寧靜、淡泊的意境,引發讀者對真實生活和內心世界的思考。
“俱有蕭然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憶故人
rán rú shì wài.
然如世外。
yǔ liú qī shí rì, bèi mìng cān chéng dū róng mù ér qù.
予留七十日,被命參成都戎幕而去。
lín xíng xǐ yǐ jìng rì zuò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yī shǒu
臨行徙倚竟日作桃源憶故人一首
xié yáng jì lì zhài mén bì.
斜陽寂歷柴門閉。
yì diǎn chuī yān shí qǐ.
一點炊煙時起。
jī quǎn wǎng lái lín wài.
雞犬往來林外。
jù yǒu xiāo rán yì.
俱有蕭然意。
shuāi wēng lǎo qù shū róng lì.
衰翁老去疏榮利。
jué ài shān chéng wú shì.
絕愛山城無事。
lín qù huà lóu pín yǐ.
臨去畫樓頻倚。
hé rì chóng lái cǐ.
何日重來此。
“俱有蕭然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