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維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丈維摩”全詩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杳杳,水遙天永。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疏影。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王質)
王質,字華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號文中子。通生福祚,終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進士第,制策登科,位終寶鼎令。勉生怡,終渝州司戶。怡生潛,揚州天長丞。質則潛之第五子。少負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門。寓居壽春,躬耕以養母,專以講學為事,門人受業者大集其門。年甫強仕,不求聞達,親友規之曰:“以華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揚名顯親,非耕稼可致也。”質乃白于母,請赴鄉舉。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王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朝代:宋代
作者:王質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杳杳,水遙天永。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疏影。
中文譯文: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給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竹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飛渺渺,水遠天長。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覓疏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王質的作品,表達了作者身處幕府的諸公郊外聚會,盡管有病卻依然不愿離去的情景。
詩的開頭描述了方丈維摩(指佛寺中的高僧)蒙著被子,都沒有起床,表示這些幕府的諸公因病而無精打采。隨后描繪了他們穿著錦繡的衣裳,戴著寶石鑲嵌的帽子,騎著裝飾華麗的馬匹,形容他們的奢華和排場。
接下來,詩人寫到十月的小春時節,說明了這個時候正值適合游玩的好時光,然而這些幕府的諸公卻輸給了其他人,暗示他們在身體上的虛弱和無能。
詩中問到有誰愿意穿著短衣,騎著馬匹射箭到南山,暗示著這種豪邁和勇氣的行為已經不復存在,沒有人愿意承擔。
在描寫自然景色的部分,作者通過山峰的紫色和江水的寒冷碧綠來烘托出秋天的景色。同時,作者以鴻雁飛翔和水流的遙遠來表達詩人的心境,鴻雁飛往邊塞,水流長遠無邊際,暗示了幕府的諸公在政治上的失意和遠離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喝酒醉倒后,被風吹醒的情景,意味著現實的殘酷將他從夢中驚醒。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覓疏影,表達了詩人在清醒時尋找虛幻的事物,試圖逃避現實的苦悶。
整首詩詞通過對幕府諸公的描繪和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時代的失望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透露出對豪華享樂生活的矛盾態度,以及對政治局勢的擔憂和對人們追求真實的渴望。整體氛圍較為憂郁,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方丈維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mù fǔ zhū gōng jiāo wài tóng jí yǐ bìng bù qù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fāng zhàng wéi mó, méng nà bèi dōu qí bù xǐng.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kōng chàng wàng jǐn qiú xiù mào, yù kē jīn dèng.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shí yuè xiǎo chūn féng cǐ rì, yī shí shèng shì shū gōng děng.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公等。
wèn duǎn yī pǐ mǎ shè nán shān, hé rén kěn.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shān mù zǐ, fēng rú sǔn.
山暮紫,峰如筍。
jiāng hán bì, shā rú fěn.
江寒碧,沙如粉。
wàng sāi hóng yǎo yǎo, shuǐ yáo tiān yǒng.
望塞鴻杳杳,水遙天永。
yǐn bà bù fáng píng lǚ wò, guī lái zì yǒu fēng chuī xǐng.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shì duàn qiáo liú shuǐ yuè míng biān, xún shū yǐng.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疏影。
“方丈維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