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影動金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珠影動金容”全詩
一泓紺紫澄碧,中有睡蛟龍。
散作清溪明玉,激上以流水,兩電亂寒空。
拋卻紅塵袂,飛入妙光宮。
佛國大,天溥博,地含洪。
空巖亂壑遞響,珠影動金容。
萬古碧潭空界,一點青霄明月,澇漉總無功。
云散殿突兀,風動鐸丁東。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王質)
王質,字華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號文中子。通生福祚,終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進士第,制策登科,位終寶鼎令。勉生怡,終渝州司戶。怡生潛,揚州天長丞。質則潛之第五子。少負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門。寓居壽春,躬耕以養母,專以講學為事,門人受業者大集其門。年甫強仕,不求聞達,親友規之曰:“以華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揚名顯親,非耕稼可致也。”質乃白于母,請赴鄉舉。
《水調歌頭(游銀山寺和壁間張安國作)》王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游銀山寺和壁間張安國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質。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嶂倚斜日,
秋樹戰悲風。
一泓紺紫澄碧,
中有睡蛟龍。
晚霞映照在山巒上,
秋樹在凄涼的風中戰栗。
一池湖水呈現深藍、紫色和清澈的碧綠,
其中潛伏著一條沉睡的巨龍。
散作清溪明玉,
激上以流水,
兩電亂寒空。
拋卻紅塵袂,
飛入妙光宮。
湖水像明亮的玉石一樣清澈,
被激起的水流形成了兩道電光在寒冷的天空中閃爍。
舍棄塵世的塵埃,
飛入神奇光明的宮殿。
佛國大,
天溥博,
地含洪。
空巖亂壑遞響,
珠影動金容。
佛國廣袤無邊,
天空廣博無限,
大地蘊含著廣闊的力量。
空曠的巖石和峽谷回蕩著回聲,
珍珠的光影使金色容器動蕩。
萬古碧潭空界,
一點青霄明月,
澇漉總無功。
云散殿突兀,
風動鐸丁東。
萬古以來碧潭依然空無一物,
只有一點明亮的青天和皎潔的月亮,
盡管努力,卻不能使水位上升。
云散開,殿宇突兀,
風吹動鐘聲向東方傳來。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水景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宗教和哲學意義。詩人通過描寫山巒、樹木和湖水的景色,以及其中隱含的龍、佛國和天地之力,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將自然景觀與宗教信仰相融合,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珠影動金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yóu yín shān sì hé bì jiān zhāng ān guó zuò
水調歌頭(游銀山寺和壁間張安國作)
wǎn zhàng yǐ xié rì, qiū shù zhàn bēi fēng.
晚嶂倚斜日,秋樹戰悲風。
yī hóng gàn zǐ chéng bì, zhōng yǒu shuì jiāo lóng.
一泓紺紫澄碧,中有睡蛟龍。
sàn zuò qīng xī míng yù, jī shàng yǐ liú shuǐ, liǎng diàn luàn hán kōng.
散作清溪明玉,激上以流水,兩電亂寒空。
pāo què hóng chén mèi, fēi rù miào guāng gōng.
拋卻紅塵袂,飛入妙光宮。
fó guó dà, tiān pǔ bó, dì hán hóng.
佛國大,天溥博,地含洪。
kōng yán luàn hè dì xiǎng, zhū yǐng dòng jīn róng.
空巖亂壑遞響,珠影動金容。
wàn gǔ bì tán kōng jiè, yì diǎn qīng xiāo míng yuè, lào lù zǒng wú gōng.
萬古碧潭空界,一點青霄明月,澇漉總無功。
yún sàn diàn tū wù, fēng dòng duó dīng dōng.
云散殿突兀,風動鐸丁東。
“珠影動金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