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倚修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倚修竹”全詩
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墻曲,與主人、呼青吸綠。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
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冬有寒梅閑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
香足。
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分類: 真珠簾
作者簡介(王質)
王質,字華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號文中子。通生福祚,終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進士第,制策登科,位終寶鼎令。勉生怡,終渝州司戶。怡生潛,揚州天長丞。質則潛之第五子。少負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門。寓居壽春,躬耕以養母,專以講學為事,門人受業者大集其門。年甫強仕,不求聞達,親友規之曰:“以華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揚名顯親,非耕稼可致也。”質乃白于母,請赴鄉舉。
《真珠簾(栽竹)》王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真珠簾(栽竹)》
朝代:宋代
作者:王質
翠_夭嬌_蒼玉。
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墻曲,
與主人、呼青吸綠。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
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
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冬有寒梅閑相伴,
春亦有、幽蘭相逐。
香足。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中文譯文:
翠綠的竹子婀娜多姿,
從遠方飛來,到我廬山溪灣山麓。
一笑間突然相遇,更解開行囊住宿。
在北池畔的西墻彎曲處,
與主人一起呼吸青翠。
可惜我沒有像竹子那樣天寒時有翠綠的袖子,
只能依靠修竹為伴。
每當遇到飛雪紛飛,
更加驚訝風輕拂,清晰可見。
與月亮一同到來,沒有一點塵俗之氣。
冬天有寒梅,閑適相伴,
春天也有幽蘭,相互追隨。
香氣濃郁。剛露出霜的時候飛舞,又有秋菊的美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述竹子為主題,描繪了竹子的生動形象和與詩人的親近關系。詩中以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描繪了竹子的特點,如"翠綠的竹子婀娜多姿"、"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展現了竹子的美麗和靈動。詩人與竹子相遇,彼此之間產生了一種親密感,詩中寫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親近。
詩中通過對竹子與自然景物的結合來表達對清新自然的向往和贊美,如"與主人、呼青吸綠",描述了竹子與主人一起呼吸自然之間的清新空氣。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竹子的羨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樣具有純凈和高潔的品質,"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這種對竹子的贊美和向往,也可以理解為對純樸和高尚品質的追求。
詩中也運用了季節意象,描繪了竹子在不同季節的景象,如"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表達了竹子在冬天的美麗和與自然的親近。同時,詩人還通過描寫冬天的寒梅和春天的幽蘭,展現了竹子作為一種常青植物的堅韌和生命力。
整首詩以對自然界竹子的描繪和贊美為主題,通過對竹子與自然的融合和對季節變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新自然、純潔高尚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的豐富描寫,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同時,詩人通過將自己與竹子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竹子的羨慕和向往,希望能以竹子的品質為榜樣。整首詩以細膩而唯美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界竹子的魅力和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共倚修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zhū lián zāi zhú
真珠簾(栽竹)
cuì yāo jiāo cāng yù.
翠_夭嬌_蒼玉。
fēi lái dào wú lú xī wān shān lù.
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
yī xiào hū xiāng féng, gèng jiě bāo tóu sù.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běi chí zhī pàn xī qiáng qū, yǔ zhǔ rén hū qīng xī lǜ.
北池之畔西墻曲,與主人、呼青吸綠。
hèn wǒ, wú tiān hán cuì xiù, gòng yǐ xiū zhú.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měi yù fēi xuě xiāo xiāo, gèng jīng fēng shè shè, qīng biāo kě jū.
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
gèng yǔ yuè tóng lái, wú bàn diǎn chén sú.
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dōng yǒu hán méi xián xiāng bàn, chūn yì yǒu yōu lán xiāng zhú.
冬有寒梅閑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
xiāng zú.
香足。
cái lù xià shuāng fēi, yòu yǒu qiū jú.
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共倚修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