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淹王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仲淹王通”全詩
看盡世間無可喜。
心熱生風。
王老門前問仲通、仲淹王通。
六經如酒。
一句中人仁者壽。
仁道伊何。
要處還他靜處多。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東安撫司參議。有《竹齋詞》1卷,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村叢書》本。
《減字木蘭花》沈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沈瀛。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如知止。看盡世間無可喜。心熱生風。王老門前問仲通、仲淹王通。六經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壽。仁道伊何。要處還他靜處多。
詩意:
《減字木蘭花》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仁道的追求。詩中提出了一種推崇知止的態度,認為看透了世間的一切,沒有什么可喜歡的。然而,內心的熱情卻能激發出無窮的力量。接著,詩中提到王老門前問仲通、仲淹王通,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有智慧的人,他們對六經(六經指的是儒家經典《易經》、《尚書》、《禮記》、《周禮》、《儀禮》、《春秋》)的理解就像酒一樣深沉。最后,詩中指出中人(通人)若具備仁德,就能享有長壽。仁道是何等的偉大,要在寧靜的環境中多次修行才能領悟。
賞析:
《減字木蘭花》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道德的思考。詩中的"知止"是一種對欲望和執著的克制,表達了對追求名利和物質享受的冷靜思考。作者通過"看盡世間無可喜"的描述,表達了對世俗欲望的淡漠態度。然而,詩中又通過"心熱生風"的表述,揭示了內心的熱情和力量,這種力量或許指向了人們對道德和仁愛的追尋。
詩中提到的王老門前問仲通、仲淹王通,可能是指敬仰的智者或學者,他們通過對經典六經的研究和理解,獲得了深邃的智慧,這種智慧如同美酒一般具有陶冶心靈的作用,啟迪人們的思維。
詩的最后一句"一句中人仁者壽,仁道伊何,要處還他靜處多"強調了仁道的重要性,認為如果一個人具備仁德,就能享有長壽。同時,詩中也指出要在寧靜的環境中多次修行才能領悟仁道的偉大。這種修行的過程需要遠離喧囂和紛擾,回歸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以簡短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呼喚人們要有知止的境界,追求內心的寧靜與仁愛,拋棄世俗的浮華與迷惑,追尋真正的智慧和長壽。
“仲淹王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bù rú zhī zhǐ.
不如知止。
kàn jǐn shì jiān wú kě xǐ.
看盡世間無可喜。
xīn rè shēng fēng.
心熱生風。
wáng lǎo mén qián wèn zhòng tōng zhòng yān wáng tōng.
王老門前問仲通、仲淹王通。
liù jīng rú jiǔ.
六經如酒。
yī jù zhōng rén rén zhě shòu.
一句中人仁者壽。
rén dào yī hé.
仁道伊何。
yào chù hái tā jìng chù duō.
要處還他靜處多。
“仲淹王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