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常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無常止”全詩
暮四朝三時怒喜。
怪雨嫌風。
高耳皇天下聽通。
剛而使酒。
罵坐灌夫忘客壽。
_若予何。
夫子雍容語不多。
作者簡介(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東安撫司參議。有《竹齋詞》1卷,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村叢書》本。
《減字木蘭花(嗔)》沈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嗔)》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沈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減字木蘭花(嗔)
人無常止。暮四朝三時怒喜。
怪雨嫌風。高耳皇天下聽通。
剛而使酒。罵坐灌夫忘客壽。
_若予何。夫子雍容語不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生無常的主題。作者通過描繪人的情緒波動,以及對自然現象和社會行為的觀察,傳達出人類存在的不確定性和變化。詩中還融入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和對內心情感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首句“人無常止”表明了人的情緒是多變的,暗示了人類在面對不同境遇時的喜怒哀樂。接著的幾句描述了一系列的情感和現象,如“暮四朝三時怒喜”揭示了人們情緒波動的頻繁和劇烈。
接下來的兩句“怪雨嫌風。高耳皇天下聽通。”表達了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驚奇之情。作者通過這些描寫,強調了人類對于外界環境的敏感和對變化的反應。
第四句“剛而使酒”中的“剛”意味著堅強和果斷,暗示了人們在面對變化時的應對方式。而“罵坐灌夫忘客壽”則是對社會行為的批評,指出了人們在享樂中忽略了生命的短暫。
最后兩句“_若予何。夫子雍容語不多。”則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作者自問“_若予何”,意味著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對于人生的變幻以及人類的無常感到困惑。而“夫子雍容語不多”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平靜和淡定,表明對于人生的疑慮,沉靜地接受現實。
整首詩詞通過對人生無常和變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存在的思考和對社會風氣的批評。同時,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內心的沉靜。這首詩詞在揭示人生真理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思考和啟發。
“人無常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chēn
減字木蘭花(嗔)
rén wú cháng zhǐ.
人無常止。
mù sì cháo sān shí nù xǐ.
暮四朝三時怒喜。
guài yǔ xián fēng.
怪雨嫌風。
gāo ěr huáng tiān xià tīng tōng.
高耳皇天下聽通。
gāng ér shǐ jiǔ.
剛而使酒。
mà zuò guàn fū wàng kè shòu.
罵坐灌夫忘客壽。
ruò yǔ hé.
_若予何。
fū zǐ yōng róng yǔ bù duō.
夫子雍容語不多。
“人無常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