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移星斗下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移星斗下人間”全詩
天移星斗下人間。
九光倒影騰青簡,一氣回春繞絳壇。
瞻北闕,祝南山。
遙知仙仗簇清班。
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圣顏。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鷓鴣天(上元設醮)》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上元設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孝祥。這首詩詞描述了上元節舉行的盛大祭祀儀式,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對美好富饒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詠徹瓊章夜向闌。
天移星斗下人間。
九光倒影騰青簡,
一氣回春繞絳壇。
瞻北闕,祝南山。
遙知仙仗簇清班。
何人曾侍傳柑宴,
翡翠簾開識圣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主題是上元節的設醮儀式,詩人以飽滿的情感描繪了這一盛大場景。首句“詠徹瓊章夜向闌”表達了詩人在夜晚高歌頌揚的意境,瓊章指的是珍貴的文獻或典籍,夜晚的歌頌使得這種莊嚴的氣氛更加凸顯。
第二句“天移星斗下人間”描繪了祭祀儀式開始時的壯麗景象,天空中的星斗仿佛降臨到人間,表達了神明與人間的聯系。
接下來的兩句“九光倒影騰青簡,一氣回春繞絳壇”描述了祭祀儀式中的瑞光和喜慶景象。九光指的是九天的光芒,青簡代表文書,形容瑞光映照在文書上,回春表示萬物復蘇,絳壇則象征著祭祀儀式的場所。
下一句“瞻北闕,祝南山”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祈福之情。北闕是皇宮的大門,南山代表了神明的所在地,詩人向北瞻望皇宮,向南祝福神明,表達了對神靈的虔誠之心。
最后兩句“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圣顏”表達了詩人對于能夠接待神明的喜悅和自豪。傳柑宴是古代皇帝設宴招待神明的盛事,翡翠簾是宴會場所的裝飾,詩人欣喜地將簾子拉開,親眼目睹圣明的容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上元節祭祀儀式的莊嚴和喜慶,表達了詩人對神明的虔誠崇敬以及對美好富饒生活的向往。
“天移星斗下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shàng yuán shè jiào
鷓鴣天(上元設醮)
yǒng chè qióng zhāng yè xiàng lán.
詠徹瓊章夜向闌。
tiān yí xīng dǒu xià rén jiān.
天移星斗下人間。
jiǔ guāng dào yǐng téng qīng jiǎn, yī qì huí chūn rào jiàng tán.
九光倒影騰青簡,一氣回春繞絳壇。
zhān běi quē, zhù nán shān.
瞻北闕,祝南山。
yáo zhī xiān zhàng cù qīng bān.
遙知仙仗簇清班。
hé rén céng shì chuán gān yàn, fěi cuì lián kāi shí shèng yán.
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圣顏。
“天移星斗下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