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愁陰嶺上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漠漠愁陰嶺上云”全詩
長年與客分攜處。
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
天涯客里多岐路。
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踏莎行(送別劉子思)》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送別劉子思)》是宋代詩人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
長年與客分攜處。
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
天涯客里多岐路。
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劉子思(一個虛構的人物)的離別場景。詩中通過描寫古老的屋宇、神廟和孤舟野渡,表達了離別時的孤寂和無奈。作者與朋友長年相處,卻在離別時無法避免地分開。愁云籠罩在山嶺上,離別的憂傷在溪邊的樹木中裊裊升起。作者已經北歸,而朋友卻南去,他們的人生道路分岔無數,如同天涯海角的旅客。詩的結尾寄語朋友早日離開瘴煙的地方,來到江南,那里的山色青翠無數,景色宜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了離別時的凄涼和無奈。通過對古屋、神廟、孤舟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離別的情感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詩中的"漠漠愁陰嶺上云"和"蕭蕭別意溪邊樹",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的重復,使得詩句更加生動有力。最后兩句"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前程的期盼和對江南山色的贊美,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希望和積極的情緒。
整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離別時的孤寂、無奈和對未來的期盼。張孝祥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人生離合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離別的憂傷和希望。這首詩詞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送別之作,展現了張孝祥的才華和對人生離別的思考。
“漠漠愁陰嶺上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sòng bié liú zi sī
踏莎行(送別劉子思)
gǔ wū cóng cí, gū zhōu yě dù.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
cháng nián yǔ kè fēn xié chù.
長年與客分攜處。
mò mò chóu yīn lǐng shàng yún, xiāo xiāo bié yì xī biān shù.
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wǒ yǐ běi guī, jūn fāng nán q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
tiān yá kè lǐ duō qí lù.
天涯客里多岐路。
xū jūn zǎo chū zhàng yān lái, jiāng nán shān sè qīng wú shù.
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漠漠愁陰嶺上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