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田田亂葉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到田田亂葉邊”全詩
行到田田亂葉邊,不見凌波女。
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
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
分類: 卜算子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卜算子》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風吹動杜若的葉子,夕陽下倒映在長滿垂柳的浦邊。我沿著田間小路行走,亂葉飄散,卻不見凌波女子的身影。獨自倚在危欄上,愿意與荷花交談。可惜荷花不會應答人,只是背對著我,啼哭著紅色的雨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清幽的江南景致,詩人倚在江邊的欄桿上,感嘆自己與美麗的凌波女子無緣。他孤獨地倚著欄桿,希望能與荷花交流,但荷花卻無法理解他的思念之情,只能背對著他,滴下紅色的雨水,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境遇。詩中的風景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清新的風吹動著杜若的葉子,夕陽下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營造出優美寧靜的氛圍。然而,詩人行至田間小路,卻找不到他心中所思念的凌波女子。他孤獨地倚在危欄上,希望與荷花對話,尋找一種心靈的寄托和共鳴。然而,荷花無法理解他的思念,只能背對著他,滴下紅色的雨水,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渴望。他獨自面對自然,試圖與荷花溝通,但最終發現自己的心聲無法傳達給它們。這種心靈的孤獨和無奈在詩中得到了生動的表現,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整個詩詞以流暢婉轉的語言和細膩的意境,展示了張孝祥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悟。
“行到田田亂葉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fēng shēng dù ruò zhōu, rì mù chuí yáng pǔ.
風生杜若洲,日暮垂楊浦。
xíng dào tián tián luàn yè biān, bú jiàn líng bō nǚ.
行到田田亂葉邊,不見凌波女。
dú zì yǐ wēi lán, yù xiàng hé huā yǔ.
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
wú nài hé huā bù yīng rén, bèi lì tí hóng yǔ.
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
“行到田田亂葉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