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東籬金蕊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催促東籬金蕊放”全詩
滿城風雨近重陽。
年年戲馬憶吾鄉。
催促東籬金蕊放,佳人更繡紫萸囊。
白衣才到共飛觴。
分類: 九日
《浣溪沙(兒輩欲九日詞而尚遠,用“滿城風雨近得陽”填成浣溪沙)》李處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兒輩欲九日詞而尚遠,用“滿城風雨近得陽”填成浣溪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處全。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宋玉應當久斷腸。
滿城風雨近重陽。
年年戲馬憶吾鄉。
催促東籬金蕊放,
佳人更繡紫萸囊。
白衣才到共飛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風雨將至的重陽節,喚起了作者對故鄉的回憶和對逝去的時光的追憶。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過去的憶懷之情,以此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傷感和離愁。
賞析:
1. 首句“宋玉應當久斷腸”,表達了作者對宋玉的懷念之情。宋玉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作中常常表達了離愁別緒,這里作者以宋玉為象征,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和離愁。
2. 第二句“滿城風雨近重陽”,通過描寫風雨將至的重陽節,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苦悶。這里的“滿城風雨”也可以理解為世事變遷、時光荏苒的象征。
3. 第三句“年年戲馬憶吾鄉”,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戲馬是一種傳統的民俗活動,在重陽節時常常會舉行。作者借此描繪了自己在異鄉的身份,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濃烈。
4. 第四句“催促東籬金蕊放”,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金蕊是指菊花,東籬則是菊花生長的地方。這里作者通過描繪菊花急切地開放,暗示了時光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暫。
5. 第五句“佳人更繡紫萸囊”,佳人指的是美麗的女子,繡紫萸囊則是指女子的手袋。這里作者通過描繪佳人繡制的紫萸囊,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美好回憶的向往和追憶。
6. 最后一句“白衣才到共飛觴”,描述了白衣的人剛剛到來,共同舉杯暢飲的場景。這里白衣的人可以理解為朋友或親人,共飛觴則是指共同歡慶和暢飲。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思鄉的情緒中,作者也希望能與親友共同慶祝和暢飲,抒發內心的情感。
通過對這首詩詞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離愁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通過描繪風雨將至的重陽節、戲馬和菊花等的意象,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內心的傷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勾勒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給人以思鄉離愁的共鳴。
“催促東籬金蕊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ér bèi yù jiǔ rì cí ér shàng yuǎn, yòng\" mǎn chéng fēng yǔ jìn dé yáng\" tián chéng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兒輩欲九日詞而尚遠,用“滿城風雨近得陽”填成浣溪沙)
sòng yù yīng dāng jiǔ duàn cháng.
宋玉應當久斷腸。
mǎn chéng fēng yǔ jìn chóng yáng.
滿城風雨近重陽。
nián nián xì mǎ yì wú xiāng.
年年戲馬憶吾鄉。
cuī cù dōng lí jīn ruǐ fàng, jiā rén gèng xiù zǐ yú náng.
催促東籬金蕊放,佳人更繡紫萸囊。
bái yī cái dào gòng fēi shāng.
白衣才到共飛觴。
“催促東籬金蕊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