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喚東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弭棹喚東鄰”全詩
知渠教我歸何處。
故國淚生痕。
那堪枕上聞。
嚴裝吾已具。
泛宅吳中路。
弭棹喚東鄰。
江東日暮云。
《菩薩蠻(續前意,時溧陽之行有日矣)》李處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續前意,時溧陽之行有日矣)》是一首宋代李處全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杜鵑只管催歸去。
知渠教我歸何處。
故國淚生痕。
那堪枕上聞。
嚴裝吾已具。
泛宅吳中路。
弭棹喚東鄰。
江東日暮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時刻,詩人的心情愁緒萬千。杜鵑鳥已經開始催促遷徙,象征著春天的離去。詩人詢問導引之人,問他應該回到何處。他的故國留下了淚水的痕跡,讓他無法忍受。他在枕頭上聽到離別的消息,心情更加沉重。詩人已經準備好穿上嚴寒的衣裝,踏上回家的路途。他駕船漂泊在吳中的水路上,呼喚著東方的鄰人。當太陽西下時,江東的天空被暮色籠罩。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傷感和思鄉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杜鵑鳥的催促遷徙、自己對故國的思念以及漂泊歸途中的景象,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的景色相融合,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
詩中運用了反問句,表達出詩人內心的不安和疑問。詩人詢問導引之人歸何處,暗示著他已經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心中迷茫不定。同時,通過描述故國淚痕和枕邊聞別的情景,表達出詩人對故國的深情厚意,以及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
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嚴寒的衣裝、泛舟的吳中路和夕陽下的江東云,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增強了離別情感的真實感和震撼力。
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展現了詩人對故國的眷戀和無奈的離別情感,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通過與大自然的對話和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使詩詞更富有情感和藝術感染力。
“弭棹喚東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xù qián yì, shí lì yáng zhī xíng yǒu rì yǐ
菩薩蠻(續前意,時溧陽之行有日矣)
dù juān zhǐ guǎn cuī guī qù.
杜鵑只管催歸去。
zhī qú jiào wǒ guī hé chǔ.
知渠教我歸何處。
gù guó lèi shēng hén.
故國淚生痕。
nà kān zhěn shàng wén.
那堪枕上聞。
yán zhuāng wú yǐ jù.
嚴裝吾已具。
fàn zhái wú zhōng lù.
泛宅吳中路。
mǐ zhào huàn dōng lín.
弭棹喚東鄰。
jiāng dōng rì mù yún.
江東日暮云。
“弭棹喚東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