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應見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應見我”全詩
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
人歸夢悄,悵憑闌、密約深期。
身漸老,風流縱在,逢花那似當時。
東閣占春宜早,甚開遲也似,雪屋疏籬。
須公彩毫度曲,錦帳題詩。
多應見我,怪尊前、華發其誰。
煩道與,巡檐共笑,元是舊日相知。
分類: 漢宮春
作者簡介(丘崈)
丘崈(1135-1208) 南宋將領。字宗卿,江陰(今屬江蘇)人。
《漢宮春(乙未正月和李漢老韻,簡嚴子文)》丘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宮春(乙未正月和李漢老韻,簡嚴子文)》是宋代丘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橫笛吹梅,
記南樓夜月,疏蕊纖枝。
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
中文譯文:
橫笛吹奏梅花,
回憶起在南樓觀賞夜月的情景,細看花蕊和纖弱的枝條。
花香的細塵柔軟而紅暖,不怕寒冷的欺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吹奏橫笛和賞梅來表達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逝去年華的懷念之情。
首先,詩人以橫笛吹奏梅花為引子,將讀者帶入了春天的氛圍。橫笛的聲音如同吹拂在梅花上的輕風,給人一種輕盈、清新的感受。這里,梅花象征著堅韌和堅貞,同時也代表了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迎來溫暖的春天。
接著,詩人回憶起在南樓觀賞夜月的情景。南樓是古代宮廷中的重要建筑,夜晚的月光灑在樓上,給人一種靜謐、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細看梅花的花蕊和纖弱的枝條,展示了他對細致事物的關注和敏感。這種細膩的觀察使詩人更能感受到梅花的美麗和堅強。
接下來的兩句,“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表達了梅花的獨特之處。梅花散發出的香氣如同軟紅的細塵一樣溫暖,使人感到舒適。梅花不畏嚴寒,堅持在寒冷的季節中綻放,不受寒冷的欺凌。這種堅強和不屈的品質,給人以啟示和鼓勵。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及自己的境遇和情感。他感嘆時光的流轉,自己漸漸老去,而年少時的風流仍然存在。逢花雖然美好,但無法再重溫過去的美好時光。詩人希望能早日占領東閣,迎接春天的到來,但時間似乎在等待他,就像雪屋和疏籬一樣,開放的時機總是遲到。
最后兩句,“須公彩毫度曲,錦帳題詩。多應見我,怪尊前、華發其誰。煩道與,巡檐共笑,元是舊日相知。”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共情的珍視。詩人希望能與朋友一起欣賞春天的美景,共同創作詩曲。他希望朋友能多次來訪,與他一同品味春天的美好時光。詩人感嘆時間的流逝,但他仍然珍視友誼,希望與朋友一起回憶過去的點滴,共同笑談巡檐之下。這種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堅韌美麗,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對逝去年華的懷念,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渴望。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思考,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溫暖而富有回憶的春天。
“多應見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gōng chūn yǐ wèi zhēng yuè hé lǐ hàn lǎo yùn, jiǎn yán zi wén
漢宮春(乙未正月和李漢老韻,簡嚴子文)
héng dí chuī méi, jì nán lóu yè yuè, shū ruǐ xiān zhī.
橫笛吹梅,記南樓夜月,疏蕊纖枝。
xiāng chén ruǎn hóng zì nuǎn, bù pà hán qī.
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
rén guī mèng qiāo, chàng píng lán mì yuē shēn qī.
人歸夢悄,悵憑闌、密約深期。
shēn jiàn lǎo, fēng liú zòng zài, féng huā nà shì dāng shí.
身漸老,風流縱在,逢花那似當時。
dōng gé zhàn chūn yí zǎo, shén kāi chí yě sì, xuě wū shū lí.
東閣占春宜早,甚開遲也似,雪屋疏籬。
xū gōng cǎi háo dù qǔ, jǐn zhàng tí shī.
須公彩毫度曲,錦帳題詩。
duō yīng jiàn wǒ, guài zūn qián huá fà qí shuí.
多應見我,怪尊前、華發其誰。
fán dào yǔ, xún yán gòng xiào, yuán shì jiù rì xiāng zhī.
煩道與,巡檐共笑,元是舊日相知。
“多應見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