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得春來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立得春來晚”全詩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
著工夫裁剪。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分類: 探春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探春令(立春)》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探春令(立春)》是宋代趙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聲回雁。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
著工夫裁剪。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中文譯文:
幾聲回歸的雁鳥呼喚。
經歷了幾場細雨,東風吹暖。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
等到春光明媚之時,我們才能相見。
細膩的金色綢緞旗幟勝過先前的教誨。
花費工夫裁剪打理。
等到那個時候一見面,必須要仔細珍惜,贊美梅花般美麗的妝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和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期盼。詩人以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動來抒發對春天的向往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了回歸的雁鳥,這象征著春天的到來。隨著幾場細雨和東風的吹暖,春天終于來臨,盡管在這一年里稍晚了一些。
詩人暗示了人們對春天的渴望。他們期待著春天的到來,期待著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與親人朋友相聚。詩中提到的金色綢緞旗幟和精心打理的妝容,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切期望和對美好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氛圍和人們對春天的期盼,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動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意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立得春來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n chūn lìng lì chūn
探春令(立春)
shù shēng huí yàn.
數聲回雁。
jǐ fān shū yǔ, dōng fēng huí nuǎn.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shén jīn nián lì dé chūn lái wǎn.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guò rén rì fāng xiāng jiàn.
過人日、方相見。
lǚ jīn fān shèng jiào xiān bàn.
縷金幡勝教先辦。
zhe gōng fū cái jiǎn.
著工夫裁剪。
dào nà shí dǔ dāng, xū jiào dī xī, chēng dé méi zhuāng miàn.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立得春來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