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那回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那回時”全詩
月華冷浸消殘雪。
雪月照疏籬。
梅花三兩枝。
人憐花淡薄。
花恨人牢落。
不似那回時。
醺醺醉玉肌。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菩薩蠻(梅)》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菩薩蠻(梅)》
朝代:宋代
作者:趙長卿
肩輿曉踏江頭月。
月華冷浸消殘雪。
雪月照疏籬。
梅花三兩枝。
人憐花淡薄。
花恨人牢落。
不似那回時。
醺醺醉玉肌。
中文譯文:
清晨,我肩負著轎車,踏著江頭的月光。
月華冷冽地浸泡著消融的殘雪。
雪和月光照亮了疏籬。
幾枝梅花傲然開放。
人們憐憫這些花的淡薄。
花卻憎恨人們的束縛。
不像過去的時光那樣美好。
那時候,我們陶醉于酒色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菩薩蠻(梅)》是宋代趙長卿的作品,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冬夜景色,以及梅花的孤傲和人生的遭遇。詩中以冷冽的月光、融化的殘雪和孤獨的梅花為主要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人通過肩負轎車踏上江頭的月光,展示了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氛圍。月光的冷浸感和消融的殘雪增添了冬夜的寒冷感,也象征著世事的無常和變遷。這種景象與后文的梅花相互映襯,突出了梅花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品質。
詩中的梅花象征著生命的堅強和美麗。梅花雖然只有三兩枝,但它們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傲然開放。人們對梅花的淡薄憐憫,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脆弱的理解,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獨和不被理解的境遇。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逍遙快樂的追求。作者提到了過去的美好時光,用“醺醺醉玉肌”來形容當時的歡愉和放縱,與現實中的凄涼形成鮮明對比。這部分意象可以理解為對過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但與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夜的景色和梅花的形象,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遭遇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堅韌不屈的謳歌,以及對逝去時光和自由快樂的懷念之情。詩意深遠而豐富,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不似那回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méi
菩薩蠻(梅)
jiān yú xiǎo tà jiāng tóu yuè.
肩輿曉踏江頭月。
yuè huá lěng jìn xiāo cán xuě.
月華冷浸消殘雪。
xuě yuè zhào shū lí.
雪月照疏籬。
méi huā sān liǎng zhī.
梅花三兩枝。
rén lián huā dàn bó.
人憐花淡薄。
huā hèn rén láo luò.
花恨人牢落。
bù shì nà huí shí.
不似那回時。
xūn xūn zuì yù jī.
醺醺醉玉肌。
“不似那回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