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江頭恐不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外江頭恐不如”全詩
要看冰霜照清臞。
朝來幾朵茅檐下,竹外江頭恐不如。
凝玉面,吐香須。
莫嫌孤瘦漸豐余。
化工不肯辜人意,做底歡娛報答渠。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鷓鴣天(梅)》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梅)》是一首宋代趙長卿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手種梅花三四株,
要看冰霜照清臞。
朝來幾朵茅檐下,
竹外江頭恐不如。
凝玉面,吐香須,
莫嫌孤瘦漸豐余。
化工不肯辜人意,
做底歡娛報答渠。
中文譯文:
手中種植了三四株梅花,
希望能看到冰霜照耀著清澈的花朵。
早晨到來時,有幾朵盛開在茅檐下,
但與江邊外的竹林相比,可能不夠出色。
花朵像凝結的玉面,散發著香氣,
請不要嫌棄它孤瘦,它正在逐漸豐盈。
它不肯辜負人們的期望,
愿意用歡樂來回報那位賞識它的人。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描寫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對美的追求。作者手中種植了幾株梅花,期待著看到冰霜的映照,使花朵更加清澈明亮。晨光照射下,幾朵梅花盛開在茅檐下,但與遠處江邊的竹林相比,可能顯得不夠出眾。
作者通過描寫梅花的容貌和香氣,將其比喻為凝結的玉面和散發香氣的花朵。他告誡人們不要嫌棄梅花孤瘦,因為它正在逐漸變得豐盈。梅花不愿辜負人們的期望,愿意用歡樂回報那位欣賞它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堅韌。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夠開放,它的美麗與眾不同,不受環境的限制。詩中的梅花象征著品格高潔、堅韌不拔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作者對這種精神境界的贊美和崇敬。
作者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追求美、追求堅韌不拔的精神境界。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人們都應該保持內心的美麗和堅強的意志。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對美的追求,也啟發了讀者對美的追求和生命的品質的思考。
“竹外江頭恐不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méi
鷓鴣天(梅)
shǒu zhǒng méi huā sān sì zhū.
手種梅花三四株。
yào kàn bīng shuāng zhào qīng qú.
要看冰霜照清臞。
zhāo lái jǐ duǒ máo yán xià, zhú wài jiāng tóu kǒng bù rú.
朝來幾朵茅檐下,竹外江頭恐不如。
níng yù miàn, tǔ xiāng xū.
凝玉面,吐香須。
mò xián gū shòu jiàn fēng yú.
莫嫌孤瘦漸豐余。
huà gōng bù kěn gū rén yì, zuò dǐ huān yú bào dá qú.
化工不肯辜人意,做底歡娛報答渠。
“竹外江頭恐不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