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短篷南浦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篷南浦雨”出自宋代趙長卿的《臨江仙·暮春》,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duǎn péng nán pǔ yǔ,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短篷南浦雨”全詩

    《臨江仙·暮春》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誰憐。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
    別來此處最縈牽。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臨江仙·暮春翻譯及注釋

    翻譯
    作者客居他鄉,看盡鴻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來,而故鄉的消息茫然,不禁惆悵滿懷。整個春天都在惦念家鄉,人已憔悴有誰憐?于是只好在這落花時節的寒食夜以酒澆愁。
    聽說江頭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懇切地像是要送他的歸船返回家鄉,這條曾送他離鄉又送他歸去的水路,是他最為之情牽夢縈的。最后,他設想登上歸船,聽著春雨打著船篷,看著將別的斷橋邊上的疏柳淡煙,充滿別離之情。

    注釋
    ⑴征鴻:即征雁。 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詩:“遠心何所類,云邊有征鴻。” 宋陳亮《好事近》詞:“懶向碧云深處,問征鴻消息。”
    ⑵故園:舊家園;故鄉。 唐駱賓王《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
    ⑶茫然:模糊不清的樣子;無所知的樣子。《莊子·盜蹠》:“目芒然無見。”
    ⑷寒食:節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之推 。 介憤而隱于綿山 。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⑸中(zhòng)酒:醉酒。晉張華《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湯,自漬即愈。”
    ⑹見說:告知,說明。 晉張華《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也有聽說的意思。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見說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
    ⑺殷勤:熱情。
    ⑻縈牽:牽掛。南朝宋鮑照《和王丞》:“明澗予沿越,飛蘿子縈牽。” 唐黃滔《壺公山》詩:“清吟思卻隱,簪紱奈縈牽。”
    ⑼短篷:指小船。元薩都剌《次韻與德明小友》之一:“煙雨短篷 水口 ,人家亂石山前。”
    ⑽南浦:虛指,暗用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⑾斷橋:實指,地處杭州西湖東北角,與白堤相連。自唐以來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寶祐橋 ,又名段家橋 ,今罕有稱者。 唐張祜《杭州孤山寺》詩:“ 斷橋 荒蘚澀,空院落華深。”

    臨江仙·暮春鑒賞

      上闋寫念家。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兩句把詞人郁結在胸中的思鄉之情,瞬間傾吐而出。“過盡征鴻來盡燕“用比興手法,以征鴻比喻飄泊異鄉的旅客,以歸燕興起思家的情感。在南宋詞人心目中,鴻雁不僅是傳統的捎信使者,更代表了戰亂年頭的流亡者。然而鴻雁秋去春來,離鄉后猶能回到塞北;而這些南來的詞人卻永遠遠離故土。因而他們看到北歸的鴻雁,總有自嘆不如的感覺。

      ”故園消息茫然“作一頓挫,稍稍收束起句的迅發之勢。詞人把”望征鳴,看歸燕“的過程略去,僅是截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盡情抒寫。這里兩個“盡”字用得極好,不僅表現了生活中這一特定的橫斷面,而且把詞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望眼欲穿的神態概括在內。可以想象其中有過多少希望與失望,有過多少次翹首云天與茫然四顧。詞筆至此,可稱絕妙。

      ”一春憔悴有誰憐?“表達了惆悵自憐的感情。從章法上講,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按照常情,鴻雁秋分后由北飛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則是春社時來到,秋社時飛去。這里說“一春憔悴有誰憐”,則總括上文,說明從春分到春社,詞人都處于思鄉痛苦的煎熬之中,人也變得消瘦憔悴。在它樣凄苦的境遇中,沒有一個理解他的人。一種飄零之感,羈旅之愁幾欲滲透紙背。進一步推想,其中不無對南實的投降派發出委婉的譏諷。寥寥七字,意蘊言中,韻流弦外。

      ”懷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愈覺韻味濃醇,思致渺遠。“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來。詞人懷念家鄉,從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幾乎經歷了整個春天,故云“一春”;而詞中所截取的生活橫斷面,恰恰這寒食節的夜晚。趙氏先塋所在地河南已淪入金人之手,欲祭掃而不能,更增添了詞人思鄉的情懷。這兩句一實一虛,前一句敘事,后一句說景,化質實為空靈,造成深邃悠遠的意境。“中酒落花天”一句,乃從杜牧《睦州四韻》詩變化而來。小杜原句是“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詞人只換其中一字,以“天”代“前”,便發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其實“天”和“前”同屬一個韻部,不換亦無妨。那么他為什么要換呢?一是為了對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時間的名詞“夜”,此句末字也必須用表示時間的名詞“天”;二是“天”字境界更為闊大,且能與起句“過盡征鴻來盡燕”相呼應,從而構成一個藝術整體。把思家意緒,中酒情懷,便表現得迷離惝恍,奕奕動人。

      詞的下闋一轉,由思家轉入歸家。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二句情略一揚起。詞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幾至不能自拔;然而忽然聽說江上春潮高漲,似乎聽到了要回故鄉的訊息,精神為之一振。這與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遙為激射。前片“故園消息茫然”,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此處則借江頭春汛,激起一腔回鄉的熱望,是一揚。錢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對人有情,主動來獻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襯出人之無情。詞人曾慨嘆“一春憔悴有誰憐”,在人世間無人理解他思鄉的痛苦,而江水卻能給以深切的同情,兩相對照,托諷何其深水!

      “別來此處最縈牽”一句,纏綿不盡,撩人無那。春浪來了,船兒靠岸了,詞人即將告別臨安,卻又舍不得離開。這種感情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條件下產生,極為矛盾、復雜。趙長卿作為宗室之一,處境較好,南下的親朋友好友眾多,臨別之時他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說了一聲“別來此處最縈牽”。詞人在這種欲去又流連、不去更思歸的矛盾狀態中來刻畫內心的痛苦,從中我們窺見到南宋時代上層貴族中一個現實的人,一顆誠摯而又備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以景作結,寄情于景。在思鄉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悵自憐,又加重思鄉之情,同時寫出了一種飄零之感,羈旅之愁。客居他鄉時間長了,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牽掛之地。表現了作者欲去又流連、不去更思歸的難以割舍的復雜心情。

      全詞傷春更是傷己,寄寓了詩人漂泊之感,思鄉之愁,自憐(惆悵)之意,牽掛之情。

    臨江仙·暮春創作背景

      “靖康”之變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紛紛南遷,定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一帶。有的人茍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國,時時通過他們的詩詞抒發懷念故國的感情,表達收復失地的愿望。在這樣的背景下詞人懷著悲愁與壯志寫下了這首抒懷詞。

    “短篷南浦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mù chūn
    臨江仙·暮春

    guò jǐn zhēng hóng lái jǐn yàn, gù yuán xiāo xī máng rán.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
    yī chūn qiáo cuì yǒu shuí lián.
    一春憔悴有誰憐。
    huái jiā hán shí yè, zhōng jiǔ luò huā tiān.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jiàn shuō jiāng tóu chūn làng miǎo, yīn qín yù sòng guī chuán.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
    bié lái cǐ chù zuì yíng qiān.
    別來此處最縈牽。
    duǎn péng nán pǔ yǔ, shū liǔ duàn qiáo yān.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短篷南浦雨”平仄韻腳

    拼音:duǎn péng nán pǔ yǔ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短篷南浦雨”的相關詩句

    “短篷南浦雨”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短篷南浦雨”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短篷南浦雨”出自趙長卿的 《臨江仙·暮春》,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