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道青楓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驛道青楓外”全詩
江連二妃渚,云近八公山。
驛道青楓外,人煙綠嶼間。
晚來潮正滿,數處落帆還。
分類:
作者簡介(孫逖)
孫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學家,今東昌府區沙鎮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有作品《宿云門寺閣》《贈尚書右仆射》《晦日湖塘》等傳世。
《揚子江樓》孫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子江樓》是唐代孫逖的一首詩,描寫了長江的壯麗景色和繁忙的船只往來。
詩中首先點明了揚子江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底蘊,揚子江是楚國的邊界,作為楚國的進出要塞,揚子江的水勢浩渺磅礴,被譽為雄關。江邊有連綿不斷的二妃渚,也就是指楚江和漢江兩岸的一些淺灘。云近八公山則是指楚國偉大的政治家八公山人。通過這些線索,詩人將目光引向揚子江的宏偉景色。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驛道和人煙密集的綠嶼。驛道是指連接各地的交通道路,青楓意味著秋天的景色。人煙綠嶼間則描繪了揚子江岸邊的繁忙景象,眾多的人群往來于江邊,形成了獨特的景觀。
最后兩句詩則描寫了夜晚的揚子江,潮水漲滿,船只落帆歸港。這里所說的潮水滿是指江水漲潮,船只落帆指船只在潮水滿時停靠,暗示了江邊的繁忙氣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清新的筆調描繪了揚子江的壯麗景色和繁忙的船只往來,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江邊的熱鬧場景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揚子何年邑,雄圖作楚關。
江連二妃渚,云近八公山。
驛道青楓外,人煙綠嶼間。
晚來潮正滿,數處落帆還。
揚子江何年成為城市,壯麗的景色成為楚國關口。
江水相連的二妃渚,云氣靠近八公山。
驛道的青楓在遠處,人群繁忙在綠島之間。
傍晚時潮水正滿,幾處船只歸港還。
“驛道青楓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ǐ jiāng lóu
揚子江樓
yáng zi hé nián yì, xióng tú zuò chǔ guān.
揚子何年邑,雄圖作楚關。
jiāng lián èr fēi zhǔ, yún jìn bā gōng shān.
江連二妃渚,云近八公山。
yì dào qīng fēng wài, rén yān lǜ yǔ jiān.
驛道青楓外,人煙綠嶼間。
wǎn lái cháo zhèng mǎn, shù chù luò fān hái.
晚來潮正滿,數處落帆還。
“驛道青楓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