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事如何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觸事如何向”全詩
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
獨倚危欄聽半餉。
長江快瀉澄無浪。
清淚恰同春水漲。
拭盡重流,觸事如何向。
不覺黃昏燈已上。
舊愁還是新愁樣。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蝶戀花(登樓晚望,聞歌聲清婉而作此)》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登樓晚望,聞歌聲清婉而作此)》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西樓,遠望江水,傾聽歌聲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情思。
詩詞中文譯文:
閑上西樓供遠望,
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
獨倚危欄聽半餉,
長江快瀉澄無浪。
清淚恰同春水漲,
拭盡重流,觸事如何向。
不覺黃昏燈已上,
舊愁還是新愁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登上西樓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作者遠望著長江,聽到一曲新的歌聲,美妙而動聽。他獨自倚在危欄上,聆聽著這美妙的聲音,陶醉其中。長江水流湍急,卻沒有波浪,清澈見底。作者的眼淚也像春水一樣漲滿眼眶,洗凈了心中的煩惱,然而碰觸到的事物又讓他怎么去面對呢?不知不覺間,黃昏的燈已經點亮,舊時的憂愁依然如故,新的憂愁也如影隨形。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借助江水和歌聲,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慨和無奈。長江的流水代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的變遷,而作者的內心情感卻始終如一。他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感嘆著人生的無常和煩惱的重重。燈光的昏暗和舊愁、新愁的并存,更加強調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孤獨。
整首詩詞細膩而哀婉,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對生活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煩惱的無處不在,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自我情感的悲涼反思。
“觸事如何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dēng lóu wǎn wàng, wén gē shēng qīng wǎn ér zuò cǐ
蝶戀花(登樓晚望,聞歌聲清婉而作此)
xián shàng xī lóu gōng yuǎn wàng.
閑上西樓供遠望。
yī qǔ xīn shēng, qiǎo mèi shuí jiā chàng.
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
dú yǐ wēi lán tīng bàn xiǎng.
獨倚危欄聽半餉。
cháng jiāng kuài xiè chéng wú làng.
長江快瀉澄無浪。
qīng lèi qià tóng chūn shuǐ zhǎng.
清淚恰同春水漲。
shì jǐn zhòng liú, chù shì rú hé xiàng.
拭盡重流,觸事如何向。
bù jué huáng hūn dēng yǐ shàng.
不覺黃昏燈已上。
jiù chóu hái shì xīn chóu yàng.
舊愁還是新愁樣。
“觸事如何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