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虞弦初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聽虞弦初理”全詩
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
試聽虞弦初理,便有薰兮入奏,風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
記當年,_兩莢,應熊_。
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
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
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水調歌頭(壽歐陽景明)》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壽歐陽景明)》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
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
試聽虞弦初理,便有薰兮入奏,風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
記當年,_兩莢,應熊_。
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
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
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譯文:
青翠的竹筍高聳,翠綠的梅樹壓彎了枝頭。
清澈宜人的天氣,無限美景正屬于此時。
試聽著虞琴初次調理,便有芳香飄入曲調,風景正繁盛。
這一天定是何時,香煙裊裊,金獅獻寶。
記得當年,_兩莢,應熊_。
男兒的壯志,寄托于伊尹、皋陶。
何況從容地書寫史書,修養經綸之功業,早晚成為帝王的師傅。
只是顧及公家事務,方可與赤松期許。
詩意與賞析:
《水調歌頭(壽歐陽景明)》以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為載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愛和對壯志成就的追求。
詩中以蒼立的籜竹和青翠的梅樹來描繪清新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宜人的天氣和美麗的風景。詩人借此表達了對當前令人愉悅的時光的贊美。
詩中提到的虞琴是一種古琴,詩人以此象征著音樂的美妙。他描述了琴聲初次調理時的美妙和曲調中融入的芳香氣息,進一步襯托出四周風景的繁盛和宜人。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古代的歷史人物伊尹和皋陶,將男兒壯志的寄托和追求與他們相提并論。他希望自己能像伊尹和皋陶一樣從容地書寫歷史,培養自己的才能,成為帝王的重要輔助。
最后,詩人表示只有在完成了公家事務之后,才能與赤松期許,即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為藍本,融合了對美景的贊美、壯志的追求和友情的期許,表達了詩人對于珍貴時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詩人也表達了對人生價值和奉獻的思考。
“試聽虞弦初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shòu ōu yáng jǐng míng
水調歌頭(壽歐陽景明)
cāng lì tuò lóng xiù, qīng yā yǔ méi féi.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
qīng hé tiān qì, wú xiàn jiā jǐng shǔ sī shí.
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
shì tīng yú xián chū lǐ, biàn yǒu xūn xī rù zòu, fēng wù zhèng xī xī.
試聽虞弦初理,便有薰兮入奏,風物正熙熙。
cǐ rì dìng hé rì, xiāng zhuàn niǎo jīn ní.
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
jì dāng nián, liǎng jiá, yīng xióng.
記當年,_兩莢,應熊_。
nán ér zhuàng zhì, duān zài yī fù yǔ gāo kuí.
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
kuàng shì cóng róng shū shǐ, yǎng jiù jīng lún gōng yè, zǎo wǎn dì wáng shī.
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
dàn le gōng jiā shì, fāng yǔ chì sōng qī.
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試聽虞弦初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