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矚秦蕭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競矚秦蕭史”全詩
揚鞭西指。
意氣眉間是。
閭里兒童,競矚秦蕭史。
歸時幾。
快瞻行李。
還看如云喜。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點絳唇》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去何之,駢闐車馬朝來起。
揚鞭西指,意氣眉間是。
閭里兒童,競矚秦蕭史。
歸時幾,快瞻行李。
還看如云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熱鬧喧囂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期盼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車馬喧囂、人群熙攘的情景,表現了節日或特殊場合下的熱鬧景象。作者揚起鞭子指向西方,表示自己即將離開這個喧鬧的場所,但在他的眉宇間卻充滿豪情和自信。他觀察到閭里的兒童們都爭先恐后地仰望著秦蕭史,這是指在當時的社會中,秦蕭史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物。在歸程中,作者快速地回望自己的行李,同時也看到了如云般喜悅的人們。
賞析:
《點絳唇》以熱鬧繁忙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細節,展現了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對歸鄉的期盼。首句“此去何之,駢闐車馬朝來起”以反問的方式引出離別之事,車馬喧囂的聲音伴隨著朝陽的升起,給人一種熱鬧繁忙的感覺。接著,“揚鞭西指,意氣眉間是”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和自信,傳遞出一種決然離去的意味。詩中提到的秦蕭史是一個備受尊敬的人物,兒童們都向他仰望,這暗示了作者的家鄉是一個有著文化底蘊和傳統的地方。最后兩句“歸時幾,快瞻行李。還看如云喜”展現了作者的急切歸心和對歸鄉之喜的情感。整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歸鄉的喜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向往。
“競矚秦蕭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cǐ qù hé zhī, pián tián chē mǎ zhāo lái qǐ.
此去何之,駢闐車馬朝來起。
yáng biān xī zhǐ.
揚鞭西指。
yì qì méi jiān shì.
意氣眉間是。
lǘ lǐ ér tóng, jìng zhǔ qín xiāo shǐ.
閭里兒童,競矚秦蕭史。
guī shí jǐ.
歸時幾。
kuài zhān xíng lǐ.
快瞻行李。
hái kàn rú yún xǐ.
還看如云喜。
“競矚秦蕭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