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慵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而今慵懶”全詩
海棠落盡青春晚。
青春晚。
少年游樂,而今慵懶。
春光不可無人管。
花邊酌酒隨深淺。
隨深淺。
牡丹紅透,荼_香遠。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憶秦娥(甲戌賞春)》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甲戌賞春)》是宋代詩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胭脂點。
海棠落盡青春晚。
青春晚。
少年游樂,而今慵懶。
春光不可無人管。
花邊酌酒隨深淺。
隨深淺。
牡丹紅透,荼_香遠。
詩意:
這首詩詞以甲戌年(宋代歷法中的一個年份)賞春之景為背景,表達了對逝去青春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中以海棠花的凋謝來象征青春的逝去,描述了少年時代的快樂與無憂無慮,以及如今的懶散與倦怠。詩人感慨時光流轉,春光美好卻無人珍惜,人們對于青春的年華不再重視。最后,詩人以牡丹花的紅透和荼香的遠去作為結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追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表達了對青春逝去和人生變遷的感慨。首句“胭脂點。”是一個獨立的短句,將注意力引向詩歌的主題:胭脂點即代表了女子的妝點,暗示了詩人對于逝去年華的思念。接下來的兩句“海棠落盡青春晚。青春晚。”通過描寫海棠花的凋謝,表達了詩人對青春的離去和晚年的感嘆。然后,詩人回憶起少年時代的快樂與游樂,與如今的慵懶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現了人生經歷中的變化。接下來的兩句“春光不可無人管。花邊酌酒隨深淺。”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于生活的思考。最后兩句“牡丹紅透,荼_香遠。”以牡丹花的紅透和荼香的遠去作為結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追憶,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轉。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變遷和時光流轉,以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通過對青春和美好事物的回憶,詩人呈現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而今慵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jiǎ xū shǎng chūn
憶秦娥(甲戌賞春)
yān zhī diǎn.
胭脂點。
hǎi táng luò jǐn qīng chūn wǎn.
海棠落盡青春晚。
qīng chūn wǎn.
青春晚。
shào nián yóu lè, ér jīn yōng lǎn.
少年游樂,而今慵懶。
chūn guāng bù kě wú rén guǎn.
春光不可無人管。
huā biān zhuó jiǔ suí shēn qiǎn.
花邊酌酒隨深淺。
suí shēn qiǎn.
隨深淺。
mǔ dān hóng tòu, tú xiāng yuǎn.
牡丹紅透,荼_香遠。
“而今慵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