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歲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何歲月”全詩
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
飛席乘風勢,回流蕩日暉。
晝行疑海若,夕夢識江妃。
野霽看吳盡,天長望洛非。
不知何歲月,一似暮潮歸。
分類:
作者簡介(孫逖)
孫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學家,今東昌府區沙鎮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有作品《宿云門寺閣》《贈尚書右仆射》《晦日湖塘》等傳世。
《江行有懷》孫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行有懷
秋水明川路,
輕舟轉石圻。
霜多山橘熟,
寒至浦禽稀。
飛席乘風勢,
回流蕩日暉。
晝行疑海若,
夕夢識江妃。
野霽看吳盡,
天長望洛非。
不知何歲月,
一似暮潮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航行江水的情景,以及在航行中產生的思緒和感慨。
首先,詩中描繪了秋天明亮的江路和岸上美麗景色,河水清澈,輕舟在石圻之間穿行。其中,“秋水明川路”意味著江水在秋天特別清澈,也折射出詩人內心的清明和透徹。
其次,通過描寫沿途的景觀,詩人表現了秋天的季節特色。江岸上山橘成熟了,霜多了,而江上的禽鳥卻稀少了。這些景象暗示了秋天已經深入,冬天的臨近,自然界開始有所凋零。這也引發了詩人的一些感慨。
隨后,詩人描繪了船乘風勢快速前行,波浪回流在陽光下閃爍。這形象生動地表現了航行的速度和光影交織的美感,使詩中的情景更加活躍生動。
接著,詩人在晝行過程中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航行在海上。夜晚夢中,則仿佛認識了江妃,可能是對江河仙女般的美麗和神秘的遐想。這表現了詩人思緒的起伏和靈感的迸發。
最后兩句描繪了看到野景漸漸接近吳地,然后終點卻不是洛陽,暗示了詩人的歸途即將結束,但不知道現在是何年何月,一切仿佛都是暮潮歸,充滿了一種哀傷和離別之情。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景象的變化,表達了詩人令人感動的內心狀態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其中,詩人通過江行的經歷,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哲思相結合,使得這首詩既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又是對流年匆匆的反思。
“不知何歲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yǒu huái
江行有懷
qiū shuǐ míng chuān lù, qīng zhōu zhuǎn shí qí.
秋水明川路,輕舟轉石圻。
shuāng duō shān jú shú, hán zhì pǔ qín xī.
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
fēi xí chéng fēng shì, huí liú dàng rì huī.
飛席乘風勢,回流蕩日暉。
zhòu xíng yí hǎi ruò, xī mèng shí jiāng fēi.
晝行疑海若,夕夢識江妃。
yě jì kàn wú jǐn, tiān cháng wàng luò fēi.
野霽看吳盡,天長望洛非。
bù zhī hé suì yuè, yī sì mù cháo guī.
不知何歲月,一似暮潮歸。
“不知何歲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