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更遲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底事更遲留”全詩
小停畫鹢,莫便折柳話離愁。
縹緲觚棱在望,不用東風借便,一瞬到皇州。
別酒十分酌,何惜覆瑤舟。
從此去,上華頂,入清流。
人門如許,自合唾手復公侯。
老我而今衰謝,夢繞故園松菊,底事更遲留。
早晚掛冠去,江上狎浮鷗。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水調歌頭(送魏倅)》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送魏倅)》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漲鴨頭綠,春滿白蘋洲。
小停畫鹢,莫便折柳話離愁。
縹緲觚棱在望,不用東風借便,一瞬到皇州。
別酒十分酌,何惜覆瑤舟。
從此去,上華頂,入清流。
人門如許,自合唾手復公侯。
老我而今衰謝,夢繞故園松菊,底事更遲留。
早晚掛冠去,江上狎浮鷗。
譯文:
新漲的鴨頭湖水綠得可愛,春天充滿了白蘋洲的美景。
小停下來畫一只鷺鳥,不要輕易折柳樹來說離愁。
遙遠的觚棱山在望,不需要借助東風,一剎那就到了皇州。
離別時倒滿酒杯,何必舍得覆瑤舟。
從此離去,攀登華頂,進入清流之中。
人生如此,自然能夠一夜間從平凡之人變成公侯。
我已經老去,現在衰弱謝世,夢中纏繞著故園的松樹和菊花,留戀之事更加耽擱。
早晚將掛下官帽離去,與江上的浮鷗玩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生離別為主題。作者通過對新漲的鴨頭湖水和白蘋洲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景色。詩中畫鹢和折柳象征著離別和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深情和留戀之情。
詩中的觚棱山和皇州則是一種遙遠的目標和向往,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詩人在別酒之際,不舍得離開這美好的景色和溫馨的氛圍,展現了對人生瞬息即逝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對自身衰老和生命逝去的描寫,表達了對故園和過去時光的追憶和留戀。最后兩句表達了離去的決心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生離別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美好時光、遠方憧憬和自由人生的向往和思考,給人以深思與感慨。
“底事更遲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sòng wèi cuì
水調歌頭(送魏倅)
xīn zhǎng yā tóu lǜ, chūn mǎn bái píng zhōu.
新漲鴨頭綠,春滿白蘋洲。
xiǎo tíng huà yì, mò biàn zhé liǔ huà lí chóu.
小停畫鹢,莫便折柳話離愁。
piāo miǎo gū léng zài wàng, bù yòng dōng fēng jiè biàn, yī shùn dào huáng zhōu.
縹緲觚棱在望,不用東風借便,一瞬到皇州。
bié jiǔ shí fēn zhuó, hé xī fù yáo zhōu.
別酒十分酌,何惜覆瑤舟。
cóng cǐ qù, shàng huá dǐng, rù qīng liú.
從此去,上華頂,入清流。
rén mén rú xǔ, zì hé tuò shǒu fù gōng hóu.
人門如許,自合唾手復公侯。
lǎo wǒ ér jīn shuāi xiè, mèng rào gù yuán sōng jú, dǐ shì gèng chí liú.
老我而今衰謝,夢繞故園松菊,底事更遲留。
zǎo wǎn guà guān qù, jiāng shàng xiá fú ōu.
早晚掛冠去,江上狎浮鷗。
“底事更遲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