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喚渡柳邊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邊喚渡柳邊行”全詩
溪邊喚渡柳邊行。
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
綠野先生閑袖手,卻尋詩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陰晴。
今宵成獨醉,卻笑眾人醒。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即席和韓南澗韻)》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即席和韓南澗韻)》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風雨催春寒食近,
平原一片丹青。
溪邊喚渡柳邊行。
花飛蝴蝶亂,
桑嫩野蠶生。
綠野先生閑袖手,
卻尋詩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陰晴。
今宵成獨醉,
卻笑眾人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寒食將至之際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的描寫以自然景物為主,通過描繪風雨催春、平原一片丹青,給人一種清新、凄美的感覺。溪邊喚渡柳邊行,展現了自然界萬物生機盎然的景象,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更是寄托了作者對世間生命的贊美和繁衍的期盼。
詩的后半部分則轉向描寫詩人自己的心境。綠野先生閑袖手,形容詩人閑適自在,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他更追求的是詩酒和自由的生活。詩人對未來的變化充滿了疑慮,未知明日定陰晴,表達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命運的無奈。而在今宵成獨醉的境地中,詩人卻笑看眾人醒來,顯露出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春天的描寫,展示了生命的蓬勃和生機的循環,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功名的追求不舍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意象和抒情語言相得益彰,給人以詩意盎然的美感。這首詩以辛棄疾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表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由境界的追求,展示了辛棄疾的獨特才情和豪放灑脫的個性。
“溪邊喚渡柳邊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jí xí hé hán nán jiàn yùn
臨江仙(即席和韓南澗韻)
fēng yǔ cuī chūn hán shí jìn, píng yuán yī piàn dān qīng.
風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xī biān huàn dù liǔ biān xíng.
溪邊喚渡柳邊行。
huā fēi hú dié luàn, sāng nèn yě cán shēng.
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
lǜ yě xiān shēng xián xiù shǒu, què xún shī jiǔ gōng míng.
綠野先生閑袖手,卻尋詩酒功名。
wèi zhī míng rì dìng yīn qíng.
未知明日定陰晴。
jīn xiāo chéng dú zuì, què xiào zhòng rén xǐng.
今宵成獨醉,卻笑眾人醒。
“溪邊喚渡柳邊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