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千里興佳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扁舟千里興佳哉”全詩
風月追陪。
扁舟千里興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來歲菊花開。
記我清杯。
西風雁過真山臺。
把似倩他書不到,好與同來。
分類: 浪淘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浪淘沙(送子似)》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送子似)》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玉舊情懷。風月追陪。
扁舟千里興佳哉。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來歲菊花開。記我清杯。
西風雁過真山臺。把似倩他書不到,好與同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舊時情懷的思念之情。他感嘆金玉之物無法代替舊時的情感,風月之景無法替代舊時的伴侶。他提到自己乘坐小舟遠行,千里遠行的快樂。與此同時,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子猷,他曾經在半路上改變了行程,折返回去。辛棄疾祝愿來年菊花開放,同時也提到了自己飲酒的情景。最后,他觀賞到了西風中雁群飛過真山臺的美景,他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信函送給一個叫做似倩的人,但很遺憾沒有送到,而希望能夠和同伴一同前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感慨和情思展示了他對舊時情感的懷念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他以金玉、風月、扁舟、菊花、清杯、西風雁過等意象,將舊時情感與自然景物相連,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憂思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通過描寫子猷改變行程的情節,反映了辛棄疾對于友誼和忠誠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扁舟千里興佳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sòng zi shì
浪淘沙(送子似)
jīn yù jiù qíng huái.
金玉舊情懷。
fēng yuè zhuī péi.
風月追陪。
piān zhōu qiān lǐ xìng jiā zāi.
扁舟千里興佳哉。
bù shì zi yóu xíng bàn lù, què zhào chuán huí.
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lái suì jú huā kāi.
來歲菊花開。
jì wǒ qīng bēi.
記我清杯。
xī fēng yàn guò zhēn shān tái.
西風雁過真山臺。
bǎ shì qiàn tā shū bú dào, hǎo yǔ tóng lái.
把似倩他書不到,好與同來。
“扁舟千里興佳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