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嬌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說嬌顰”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jiàn shuō jiāo pín,詩句平仄:仄平平平。
“見說嬌顰”全詩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亂云擾擾水潺潺。
笑溪山。
幾時閑。
更覺桃源,人去隔仙凡。
萬壑千巖樓外雪,瓊作樹,玉為欄。
倦游回首且加餐。
短篷寒。
畫圖間。
見說嬌顰,擁髻待君看。
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
笑溪山。
幾時閑。
更覺桃源,人去隔仙凡。
萬壑千巖樓外雪,瓊作樹,玉為欄。
倦游回首且加餐。
短篷寒。
畫圖間。
見說嬌顰,擁髻待君看。
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注釋
[1]桃源:地方名。[2]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3]嬌顰:謂蹙眉含愁的媚態。
[4]擁髻:謂捧持發髻,話舊生哀。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鑒賞
作者送元濟之歸豫章的詞有兩首。除這首外,還有一首《鷓鴣天》。兩相比較,似乎這首詞更閑逸,更富有詩情畫意。詞的上片寫送別之景。以“人去隔仙凡”為界,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邊三句寫近景。言陣雨過后,天上亂云飛渡,擾擾攘攘;山澗溪水潺潺,淙淙作響,山下溪中,一派喧鬧的景象。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幽閑一點。表現了對塵世紛擾的厭惡,對仙家清靜的向往。作者自注說:“桃源乃王氏酒壚,與濟之作別處”。“更覺”二句為過渡句。是說以此為界,近處,則塵世喧囂紛擾;而遠處,猶如人間仙境。從結尾三句看,作者送別元濟元之的時間在農歷二月,乍暖還寒時候,山上積雪未消。故“萬壑”三句是說,酒樓之外,千巖萬壑,為積雪所覆蓋,“瓊作樹,玉為欄”,和瑤池一般,真乃人間仙境。為下片寫“倦游回首”烘托了氣氛。詞的下片寫送別之情。開頭一句寫殷勤送別之意。“倦游回首”言辭官歸里;“且加餐”言心情雖然不好,還是要保重身體,多吃一點。“短篷寒,畫圖間”,寫其歸程。言乘坐小船,行進在寒煙之中,真像生活在畫中一樣,令人陶醉,心曠神怡。“見說”句寫其歸后家庭生活。言嬌妻美妾正擁髻以待,向君傾訴衷腸。前著“見說”二字,化實為虛,虛虛實實,更靈動有趣。末后三句寫其歸游東湖。既照應詞題,點出元濟之歸去的時間和地點,又描寫了柳嫩梅殘的初春景色,以景結情,瀟灑有致。“見說嬌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én zǐ sòng yuán jì zhī guī yù zhāng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luàn yún rǎo rǎo shuǐ chán chán.
亂云擾擾水潺潺。
xiào xī shān.
笑溪山。
jǐ shí xián.
幾時閑。
gèng jué táo yuán, rén qù gé xiān fán.
更覺桃源,人去隔仙凡。
wàn hè qiān yán lóu wài xuě, qióng zuò shù, yù wèi lán.
萬壑千巖樓外雪,瓊作樹,玉為欄。
juàn yóu huí shǒu qiě jiā cān.
倦游回首且加餐。
duǎn péng hán.
短篷寒。
huà tú jiān.
畫圖間。
jiàn shuō jiāo pín, yōng jì dài jūn kàn.
見說嬌顰,擁髻待君看。
èr yuè dōng hú hú shàng lù, guān liǔ nèn, yě méi cán.
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
“見說嬌顰”平仄韻腳
拼音:jiàn shuō jiāo pín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見說嬌顰”的相關詩句
“見說嬌顰”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見說嬌顰”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見說嬌顰”出自辛棄疾的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