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事欲論誰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事欲論誰共”全詩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舞烏有,歌亡是,飲子虛。
二三子者愛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論誰共,白鶴飛來似可,忽去復何如。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水調歌頭(將遷新居不成有感戲作·時以病止酒,且遺去歌者·末□及之)》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將遷新居不成有感戲作·時以病止酒,且遺去歌者·末□及之)》是宋代辛棄疾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亦卜居者,歲晚望三閭。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舞烏有,歌亡是,飲子虛。
二三子者愛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論誰共,白鶴飛來似可,忽去復何如。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詩意:
這首詩詞是辛棄疾在將要遷居新居卻未能如愿的時候所寫。詩人心懷壯志,期望著遠離朝廷的紛爭,遠離喧囂,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詩中描繪了自己的困境和希望,抒發了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待。盡管生活并不如意,但他仍然對自己的獨立生活保持著一種樂觀和堅持。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的個人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以淡泊名利、追求寧靜自在的態度,描述了自己遷居新居的心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書攜一束"表明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依賴,將書籍作為精神的寄托。"舞烏有,歌亡是,飲子虛"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世界的虛幻和變幻無常。
詩中的"二三子者愛我"和"此外故人疏"暗示了詩人在逆境中依然有一些朋友的關心與支持,但也有一些故友疏遠。這種情感上的失落和無奈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孤寂的境遇。
最后兩句"幽事欲論誰共,白鶴飛來似可,忽去復何如。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寄托的渴望。詩人希望能有人能夠共同分享他的心事和憂愁,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小廬的喜愛和對平凡生活的珍惜。
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辛棄疾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通過對個人遭遇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反映了當時社會風貌和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幽事欲論誰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jiāng qiān xīn jū bù chéng yǒu gǎn xì zuò shí yǐ bìng zhǐ jiǔ, qiě yí qù gē zhě mò jí zhī
水調歌頭(將遷新居不成有感戲作·時以病止酒,且遺去歌者·末□及之)
wǒ yì bǔ jū zhě, suì wǎn wàng sān lǘ.
我亦卜居者,歲晚望三閭。
áng áng qiān lǐ, fàn fàn bù zuò shuǐ zhōng fú.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hǎo zài shū xié yī shù, mò wèn jiā tú sì bì, wǎng rì zhì zhuī wú.
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
jiè chē zài jiā jù, jiā jù shǎo yú chē.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wǔ wū yǒu, gē wáng shì, yǐn zǐ xū.
舞烏有,歌亡是,飲子虛。
èr sān zi zhě ài wǒ, cǐ wài gù rén shū.
二三子者愛我,此外故人疏。
yōu shì yù lùn shuí gòng, bái hè fēi lái shì kě, hū qù fù hé rú.
幽事欲論誰共,白鶴飛來似可,忽去復何如。
zhòng niǎo xīn yǒu tuō, wú yì ài wú lú.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幽事欲論誰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