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鳴黽擊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鳴黽擊鼓”全詩
人間疊作仙鰲。
最愛金蓮側畔,紅粉裊花梢。
更鳴黽擊鼓,噴玉吹簫。
曲江畫橋。
記花月、可憐宵。
想見閑愁未了,宿酒才消。
東風搖蕩,似楊柳、十五女兒腰。
人共柳、那個無聊。
分類: 憶舊游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婆羅門引(趙晉臣敷文張燈甚盛,索賦·偶憶舊游,未章因及之)》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婆羅門引(趙晉臣敷文張燈甚盛,索賦·偶憶舊游,未章因及之)》是辛棄疾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星萬點,一天寶焰下層霄。
在天空中,星星燦爛,猶如天宮中的寶石般閃耀。
人間疊作仙鰲。
人間美景如仙境一般。
最愛金蓮側畔,紅粉裊花梢。
我最愛的是金蓮花旁邊,紅妝美人輕搖花枝。
更鳴黽擊鼓,噴玉吹簫。
更有黽(音mǐn)鳴擊鼓,玉簫吹奏。
曲江畫橋。
曲江畫橋的美景。
記花月、可憐宵。
留戀著花和月,可憐的夜晚。
想見閑愁未了,宿酒才消。
思念著悠閑的憂愁未盡,只有飲酒才能消散。
東風搖蕩,似楊柳、十五女兒腰。
東風搖曳,宛如楊柳搖擺,像是十五歲少女的纖腰。
人共柳、那個無聊。
人們和柳樹一起,才不會感到無聊。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美麗的景象,星星點點如寶石般閃耀在天空中,人間美景宛如仙境。詩人表達了對金蓮花和紅妝美人的喜愛,描繪了黽鳴擊鼓、玉簫吹奏的場景。曲江畫橋和花月的美景使詩人留戀不已,而對逍遙忘憂的向往只有通過飲酒才能撫平。東風搖曳的景象使人聯想到楊柳搖曳的美麗,與柳樹相伴才不會感到無聊。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意境和情感。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美景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和人間美好的向往,以及對逍遙忘憂生活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美好而愉悅的感受。
“更鳴黽擊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ó luó mén yǐn zhào jìn chén fū wén zhāng dēng shén shèng, suǒ fù ǒu yì jiù yóu, wèi zhāng yīn jí zhī
婆羅門引(趙晉臣敷文張燈甚盛,索賦·偶憶舊游,未章因及之)
luò xīng wàn diǎn, yì tiān bǎo yàn xià céng xiāo.
落星萬點,一天寶焰下層霄。
rén jiān dié zuò xiān áo.
人間疊作仙鰲。
zuì ài jīn lián cè pàn, hóng fěn niǎo huā shāo.
最愛金蓮側畔,紅粉裊花梢。
gèng míng miǎn jī gǔ, pēn yù chuī xiāo.
更鳴黽擊鼓,噴玉吹簫。
qǔ jiāng huà qiáo.
曲江畫橋。
jì huā yuè kě lián xiāo.
記花月、可憐宵。
xiǎng jiàn xián chóu wèi liǎo, sù jiǔ cái xiāo.
想見閑愁未了,宿酒才消。
dōng fēng yáo dàng, shì yáng liǔ shí wǔ nǚ ér yāo.
東風搖蕩,似楊柳、十五女兒腰。
rén gòng liǔ nà gè wú liáo.
人共柳、那個無聊。
“更鳴黽擊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