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甚心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費甚心情”全詩
要趁歸耕。
況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側聽檐聲。
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云。
花絮飄零。
鶯燕丁寧。
怕妨儂、湖上閑行。
天心肯后,費甚心情。
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行香子(三山作)》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當春。要趁歸耕。
況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側聽檐聲。
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云。
花絮飄零。鶯燕丁寧。
怕妨儂、湖上閑行。
天心肯后,費甚心情。
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中文譯文:
好雨應該在春天降落。我們應該趁著春耕的時候回家。
何況現在已經是清明時節。
坐在小窗邊,靜聽屋檐的聲音。
遺憾夜晚來的風聲,夜晚來的月亮,夜晚來的云彩。
花絮飄零,鶯鳥安靜。
擔心會打擾你,湖上的閑行。
如果上天愿意,不費多少心思。
放下轉瞬即逝的陰霾,轉瞬即逝的雨水,轉瞬即逝的晴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行香子(三山作)》。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雨的美好和生活中的瑣碎情景。
首先,詩人強調了好雨應該在春天降落,點明了春雨的重要性和對于農耕的意義。他呼喚人們在春耕的時候回家,以體現家庭團聚和溫暖的意象。
其次,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他坐在小窗邊,靜靜聆聽著屋檐的聲音,表現出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對自然聲音的敏感。他抱怨夜晚帶來的風聲、月亮和云彩,似乎暗示了他內心的不安和煩躁。
然后,詩人以花絮飄零、鶯鳥安靜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景象。他害怕自己的存在會打擾到湖上的閑行者,表達了一種謙遜和對他人安寧的尊重。
最后,詩人以放下陰霾、雨水和晴朗的表達,寓意著釋然和豁達。他希望能夠放下瞬息即逝的陰霾和變幻無常的天氣,表達了對于人生瞬息即逝的理解和對心境的調適。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辛棄疾對于春雨和生活瑣事的關注,以及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時,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對于平淡生活中細微之處的關注,以及對于內心的思考和情感的表達。
“費甚心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xiāng zǐ sān shān zuò
行香子(三山作)
hǎo yǔ dāng chūn.
好雨當春。
yào chèn guī gēng.
要趁歸耕。
kuàng ér jīn yǐ shì qīng míng.
況而今、已是清明。
xiǎo chuāng zuò dì, cè tīng yán shēng.
小窗坐地,側聽檐聲。
hèn yè lái fēng, yè lái yuè, yè lái yún.
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云。
huā xù piāo líng.
花絮飄零。
yīng yàn dīng níng.
鶯燕丁寧。
pà fáng nóng hú shàng xián xíng.
怕妨儂、湖上閑行。
tiān xīn kěn hòu, fèi shén xīn qíng.
天心肯后,費甚心情。
fàng shà shí yīn, shà shí yǔ, shà shí qíng.
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費甚心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