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西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瑣窗西畔”全詩
還敲繡屏面。
清歌目送西風雁。
雁行吹字斷。
雁行吹字斷。
夜深拜月,瑣窗西畔。
但桂影、空階滿。
翠幃自掩無人見。
羅衣寬一半。
羅衣寬一半。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東坡引》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坡引》是辛棄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纖彈舊怨。
還敲繡屏面。
清歌目送西風雁。
雁行吹字斷。
雁行吹字斷。
夜深拜月,瑣窗西畔。
但桂影、空階滿。
翠幃自掩無人見。
羅衣寬一半。
羅衣寬一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孤寂而憂傷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離愁。
賞析:
詩詞以婉約的手法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離愁。開頭兩句“玉纖彈舊怨,還敲繡屏面”,通過音樂和繡屏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心中的痛苦。接著,“清歌目送西風雁,雁行吹字斷”,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詩人以雁行吹字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心中斷絕的情感和寂寞之感。下面兩句“夜深拜月,瑣窗西畔,但桂影、空階滿”,通過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孤寂中祈求安慰的心情,但他的希望卻被空階上的桂影填滿,表達了他的孤獨和無奈。最后兩句“翠幃自掩無人見,羅衣寬一半”,通過翠幃自掩和羅衣寬一半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人關注的悲涼之感。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逝去的時光的思念。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對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辛棄疾內心的孤獨和苦悶,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追憶。這首詩詞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才情和對情感的敏銳洞察力,是宋代婉約派詩詞的代表之作。
“瑣窗西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pō yǐn
東坡引
yù xiān dàn jiù yuàn.
玉纖彈舊怨。
hái qiāo xiù píng miàn.
還敲繡屏面。
qīng gē mù sòng xī fēng yàn.
清歌目送西風雁。
yàn háng chuī zì duàn.
雁行吹字斷。
yàn háng chuī zì duàn.
雁行吹字斷。
yè shēn bài yuè, suǒ chuāng xī pàn.
夜深拜月,瑣窗西畔。
dàn guì yǐng kōng jiē mǎn.
但桂影、空階滿。
cuì wéi zì yǎn wú rén jiàn.
翠幃自掩無人見。
luó yī kuān yī bàn.
羅衣寬一半。
luó yī kuān yī bàn.
羅衣寬一半。
“瑣窗西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