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一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欣然一處”全詩
來吾告汝。
溪里魚兒堪數。
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
青泥別渚。
剩有蝦跳鰍舞。
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鵲橋仙(贈鷺鸞)》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贈鷺鸞)》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溪邊的白鷺,聽我告訴你,
溪水里的魚兒可數得清。
主人愛你,你愛魚兒,
我們要相互珍視,歡忻地在一起。
白沙遙遠的港灣,青泥離別的島嶼,
只剩下蝦興奮地跳躍,鰍魚翩翩起舞。
任憑你飛去飽食一番,看那頭上的風輕輕吹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并通過描述鷺鳥、魚兒、蝦和鰍魚等生物的互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和生命的贊美。詩中表達了主人對鷺鳥的憐愛,而鷺鳥也對魚兒表達了深深的喜愛。作者通過描繪白沙和青泥的對比,以及蝦和鰍魚的歡忻舞蹈,展現了大自然的豐富多樣和生機勃勃。最后,作者鼓勵鷺鳥自由地飛翔,享受飛行的樂趣,同時留意頭上輕風的吹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和生物間的互動畫面,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之情。作者通過溫馨的情感表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如溪邊的白鷺、溪水中的魚兒、白沙和青泥等,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間。同時,鷺鳥與魚兒之間的互動和作者對它們的憐愛,展示了生態界的和諧共生,傳達了對自然界生物的關懷和尊重。
這首詩詞以寫景為主,描繪了自然界中的一幕美麗景象,并通過人與自然的融合,傳達了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熱情,也可以從中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欣然一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zèng lù luán
鵲橋仙(贈鷺鸞)
xī biān bái lù.
溪邊白鷺。
lái wú gào rǔ.
來吾告汝。
xī lǐ yú ér kān shù.
溪里魚兒堪數。
zhǔ rén lián rǔ rǔ lián yú, yào wù wǒ xīn rán yī chù.
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bái shā yuǎn pǔ.
白沙遠浦。
qīng ní bié zhǔ.
青泥別渚。
shèng yǒu xiā tiào qiū wǔ.
剩有蝦跳鰍舞。
rèn jūn fēi qù bǎo shí lái, kàn tou shàng fēng chuī yī lǚ.
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欣然一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