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火云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月火云時”全詩
六月火云時,一見森毛發。
俗人如盜泉,照眼都昏濁。
高處掛吾瓢,不飲吾寧渴。
分類: 生查子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生查子(簡子似)》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簡子似)》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人千丈崖,
千古儲冰雪。
六月火云時,
一見森毛發。
俗人如盜泉,
照眼都昏濁。
高處掛吾瓢,
不飲吾寧渴。
詩意:
這首詩以高人的姿態來表達詩人的自信和傲然不群的心態。詩中描繪了一個高人居住在千丈高的崖上,他長期積存了千古的冰雪。在炎熱的六月,火云彌漫時,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他濃密的胡須和頭發。相比之下,世俗之人就像偷盜泉水一樣,他們的眼睛被昏暗渾濁所遮蔽。高人居處高處,他的瓢掛在高處,即使口渴也不會飲用普通人的泉水。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辛棄疾的典型豪放風格展現了自我超越的豪情壯志。詩中的高人象征著詩人自身,他居高臨下,蓄積了千古的冰雪,表達了詩人博聞強識的自信。火云的描繪則突出了高人的非凡氣質,他的出現就像火焰一樣熾熱,讓人無法忽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俗人,他們的眼睛被世俗所蒙蔽,無法領悟高人的卓越。高人掛著自己的瓢,不輕易飲用普通人的泉水,象征著高人不將自己與庸俗混為一談,保持著獨立的品性。整首詩透露出詩人的自負和自尊,展現了他對于世俗的超脫和對于自身能力的自信,同時也寄托了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對平庸境遇的不屑。
“六月火云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jiǎn zi shì
生查子(簡子似)
gāo rén qiān zhàng yá, qiān gǔ chǔ bīng xuě.
高人千丈崖,千古儲冰雪。
liù yuè huǒ yún shí, yī jiàn sēn máo fà.
六月火云時,一見森毛發。
sú rén rú dào quán, zhào yǎn dōu hūn zhuó.
俗人如盜泉,照眼都昏濁。
gāo chù guà wú piáo, bù yǐn wú níng kě.
高處掛吾瓢,不飲吾寧渴。
“六月火云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