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累累佩陸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印累累佩陸離”全詩
河梁更賦斷腸詩。
莫擁旌旗真個去。
何處。
玉堂元自要論思。
且約風流三學士。
同醉。
春風看試幾槍旗。
從此酒酣明月夜。
耳熱。
那邊應是說儂時。
分類: 定風波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定風波(自和)》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風波(自和)》是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印累累佩陸離。
河梁更賦斷腸詩。
莫擁旌旗真個去。
何處。
玉堂元自要論思。
且約風流三學士。
同醉。
春風看試幾槍旗。
從此酒酣明月夜。
耳熱。
那邊應是說儂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辛棄疾內心的苦悶和不甘。他身負重任,佩戴著金印,但他心中充滿了斷腸的痛楚。他感嘆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離開,不能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希望能在玉堂上發表自己的思想,與風流的三位學士一起共飲暢談。他期望春風吹來,能夠試試槍旗的威力,從此以后,他將在醉酒和明月的夜晚,盡情釋放內心的熱情。他相信在那邊的地方,會有人理解他的心聲。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辛棄疾內心的憂思和無奈。他身處官場,被束縛在權力和責任之中,無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熱情。詩中的金印象征著他的身份和責任,而斷腸詩則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他渴望能夠擺脫束縛,尋找自由和心靈的棲息地。玉堂則代表了他向往的自由言論的空間,他期待能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暢所欲言,展開心靈的交流。他渴望能夠在春風中放飛自己,試試槍旗,表達自己的熱情和激情。整首詩詞流露出作者不甘受困的心境,表達了他對自由和追求理想的渴望。
“金印累累佩陸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fēng bō zì hé
定風波(自和)
jīn yìn lěi lěi pèi lù lí.
金印累累佩陸離。
hé liáng gèng fù duàn cháng shī.
河梁更賦斷腸詩。
mò yōng jīng qí zhēn gè qù.
莫擁旌旗真個去。
hé chǔ.
何處。
yù táng yuán zì yào lùn sī.
玉堂元自要論思。
qiě yuē fēng liú sān xué shì.
且約風流三學士。
tóng zuì.
同醉。
chūn fēng kàn shì jǐ qiāng qí.
春風看試幾槍旗。
cóng cǐ jiǔ hān míng yuè yè.
從此酒酣明月夜。
ěr rè.
耳熱。
nà biān yìng shì shuō nóng shí.
那邊應是說儂時。
“金印累累佩陸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