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盤盂樣先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盤盂樣先圣”全詩
因以來韻,為牡丹下一轉語
只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
未開微雨半開晴。
要花開定準,又更與花盟。
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圣。
鞓紅似向舞腰橫。
風流人不見,錦繡夜間行。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諸位先生也沒有果斷前來,莫非是牡丹不肯留下而令人惱怒嗎?以此來押韻,為了接下去表達只是擔心牡丹不能長久,與春天的約定明顯受到限制。花未完全綻放,微雨漸漸停歇,天晴了一半。要花兒開放的時候準確無誤,還要與花兒立下盟約。魏紫色的花朝來了,準備進酒,玉盤和盂都是先圣的樣式。鞓紅色如同舞腰橫擺。風流的人卻不見蹤影,錦繡的夜晚行走。
詩意:
《臨江仙》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流逝的無奈和對逝去時光的悲愴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花開花落的景象,表達了人生短暫易逝的哀嘆。作者以牡丹為象征,借以抒發自己對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辛棄疾獨特的寫景技巧和情感抒發,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逝去的事物的無奈。詩詞中使用了牡丹花作為隱喻,將其與春天、雨水、風景等元素相結合,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牡丹象征著美好和繁華,但也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作者通過牡丹花的開放和凋謝,抒發了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詩中還融入了對風流人士和夜行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浪漫氛圍。通過對花開花落、人事更迭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奈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辛棄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愛國詩人,他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情感表達而聞名。《臨江仙》是他創作的一首優秀的詩詞作品,通過對花開花落和光陰流轉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難舍和對人生短暫的思考,展示了他的才華和情感的奔放。
“玉盤盂樣先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zhū jūn yì bù guǒ lái, qǐ mǔ dān liú bú zhù wèi kě hèn yé.
諸君亦不果來,豈牡丹留不住為可恨耶。
yīn yǐ lái yùn, wèi mǔ dān xià yī zhuǎn yǔ
因以來韻,為牡丹下一轉語
zhǐ kǒng mǔ dān liú bú zhù, yǔ chūn yuē shù fēn míng.
只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
wèi kāi wēi yǔ bàn kāi qíng.
未開微雨半開晴。
yào huā kāi dìng zhǔn, yòu gèng yǔ huā méng.
要花開定準,又更與花盟。
wèi zǐ zhāo lái qiāng jìn jiǔ, yù pán yú yàng xiān shèng.
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圣。
tīng hóng shì xiàng wǔ yāo héng.
鞓紅似向舞腰橫。
fēng liú rén bú jiàn, jǐn xiù yè jiān xíng.
風流人不見,錦繡夜間行。
“玉盤盂樣先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