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把移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把移文”全詩
華發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
而今豈是高懷。
為千里、莼羹計哉。
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分類: 柳梢青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是宋代辛棄疾的詩作。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
華發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
而今豈是高懷。為千里、莼羹計哉。
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中文譯文:
柳樹梢頭青翠(三山歸途代表白鷗見笑嘲)
白鳥互相迎接,彼此憐愛,相互笑對,滿面塵土。
華發已經蒼老,曾經勸我離開,聽聞你早已歸來。
然而今天怎能懷有高尚的情懷?為了千里之外的琵琶螃蟹而計較。
最好把信件傳送過來,從今天起,讀上千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白鷗歸來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辛棄疾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中的白鳥象征著過去的美好時光,它們相互迎接、憐愛和笑對,而詩人則滿面塵埃,蒼老不堪。詩人曾經勸告白鷗離開,但卻聽聞白鷗早已歸來,這使得詩人對自己過去的選擇和現實的處境產生懷疑。
詩中的"高懷"指的是高尚的情懷和理想,詩人認為自己已經不再懷有這樣的情感。他對自己曾經為了千里之外的琵琶螃蟹而計較的行為感到后悔和無奈。這里的"莼羹"是指一種美食,用來象征詩人對功名利祿、物質享受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書信來傳遞情感,希望從今天開始,讀上千遍,以此來彌補過去的錯誤和迷失。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辛棄疾對過去選擇的反思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以及對高尚情懷的追求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這首詩通過對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一種對現實的痛苦和對理想的追求的主題,體現了辛棄疾悲壯豪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好把移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shāo qīng sān shān guī tú dài bái ōu jiàn cháo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
bái niǎo xiāng yíng, xiāng lián xiāng xiào, mǎn miàn chén āi.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
huá fà cāng yán, qù shí céng quàn, wén zǎo guī lái.
華發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
ér jīn qǐ shì gāo huái.
而今豈是高懷。
wèi qiān lǐ chún gēng jì zāi.
為千里、莼羹計哉。
hǎo bǎ yí wén, cóng jīn rì rì, dú qǔ qiān huí.
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好把移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