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獨伴啼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獨伴啼痕”全詩
對黃昏。
怯黃昏。
愁把梅花,獨自泛清尊。
酒又難禁花又惱,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斷魂。
斷魂。
不堪聞。
被半溫。
香半溫。
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
只有床前、紅獨伴啼痕。
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攤破江城子》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攤破江城子》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娟娟霜月又侵門。
對黃昏。怯黃昏。
愁把梅花,獨自泛清尊。
酒又難禁花又惱,
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斷魂。斷魂。不堪聞。
被半溫。香半溫。
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
只有床前、紅獨伴啼痕。
一夜無眠連曉角,
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譯文:
明亮的霜月再次侵入門前。
面對黃昏,畏懼黃昏。
愁苦地搖動著梅花,獨自品味清酒。
酒難以抑制憂愁,花兒又令人煩惱,
遙遠的漏聲,一次又一次,徹底斷絕了心靈。
心靈。心靈。無法承受的苦楚。
半遮蓋,半散發。
無論睡多久,都無法安穩,誰來陪伴溫存。
只有在床前,紅妝獨自留下哭泣的痕跡。
整夜失眠,直到黎明的號角響起,
人也瘦弱了,比梅花還要瘦弱幾分。
詩意和賞析:
《攤破江城子》描繪了一幅黃昏時分的寂寞凄涼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霜月侵門、黃昏的畏懼、愁苦的梅花、清酒的無法消愁、漏聲的無盡遠離等形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痛苦。詩中以“斷魂”一詞反復強調心靈的痛楚,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無奈和苦悶之情。
詩中還通過比喻和對比的手法,將詩人自身的瘦弱與梅花的纖弱相對照,突出了詩人身心的憔悴和病態。整首詩以悲涼、寂寞的氛圍貫穿始終,表達了詩人在黃昏時分的心境和對生活的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孤寂,通過對黃昏、梅花、酒、漏聲等形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生活的困惑和無奈。同時,通過瘦弱的比喻,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病態和不安。整首詩以細膩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無奈和詩人的孤獨。
“紅獨伴啼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ān pò jiāng chéng zǐ
攤破江城子
juān juān shuāng yuè yòu qīn mén.
娟娟霜月又侵門。
duì huáng hūn.
對黃昏。
qiè huáng hūn.
怯黃昏。
chóu bǎ méi huā, dú zì fàn qīng zūn.
愁把梅花,獨自泛清尊。
jiǔ yòu nán jìn huā yòu nǎo, lòu shēng yuǎn, yī gēng gèng, zǒng duàn hún.
酒又難禁花又惱,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duàn hún.
斷魂。
duàn hún.
斷魂。
bù kān wén.
不堪聞。
bèi bàn wēn.
被半溫。
xiāng bàn wēn.
香半溫。
shuì yě shuì yě, shuì bù wěn shuí yǔ wēn cún.
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
zhǐ yǒu chuáng qián hóng dú bàn tí hén.
只有床前、紅獨伴啼痕。
yī yè wú mián lián xiǎo jiǎo, rén shòu yě, bǐ méi huā, shòu jǐ fēn.
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紅獨伴啼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