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已情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蜀客已情孤”全詩
采蓮人盡,寒色戰菰蒲。
舊信江南好景,一萬里、輕覓莼鱸。
誰知道,吳儂未識,蜀客已情孤。
憑高,增悵望,湘云盡處,都是平蕪。
問故鄉何日,重見吾廬。
縱有荷紉芰制,終不似、菊短籬疏。
歸情遠,三更雨夢,依舊繞庭梧。
分類: 滿庭芳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臨安的晚秋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
南月驚烏,西風破雁,又是秋滿平湖。
采蓮人盡,寒色戰菰蒲。
舊信江南好景,一萬里、輕覓莼鱸。
誰知道,吳儂未識,蜀客已情孤。
憑高,增悵望,湘云盡處,都是平蕪。
問故鄉何日,重見吾廬。
縱有荷紉芰制,終不似、菊短籬疏。
歸情遠,三更雨夢,依舊繞庭梧。
中文譯文:
南方的明月驚起了烏鴉,西風吹散了雁群,秋意又一次充滿了平湖。
采蓮的人都走盡了,寒冷的色彩與菰蒲相爭。
舊時的消息說江南的景色美好,千萬里路,輕易尋覓不到莼鱸(一種水生植物)。
誰知道,吳地的人還未能領略到這美景,而蜀地的客人卻已孤單地感受著。
憑高處眺望,更加增添了思念之情,湘云(指湖南的云)消散的地方,只剩下一片平淡無奇的景色。
問故鄉何時能再次回家,重返我那座住所。
即使有荷花盛開、蓮藕垂掛,也無法與菊花短,籬笆稀疏的景象相比。
歸鄉的情愫遙遠,半夜時分被雨水所困,依舊環繞在庭院的梧桐樹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臨安的晚秋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南月驚烏、西風破雁的景象作為開篇,展現了秋天的氛圍。采蓮人盡、寒色戰菰蒲的描寫,凸顯了季節的凋零和人事的離散。舊信江南好景、一萬里、輕覓莼鱸的句子則表達了對遠方美景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詩中出現的吳儂(指杭州人)和蜀客(指成都人)分別代表了詩人和他的朋友,以對比方式呈現了他們的不同遭遇和情感狀態,進一步增強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登高遠望、懷念故鄉的心情,湘云消散處的平蕪景色象征著詩人眼中的世界平淡無奇,而對故鄉的期盼則更加強烈。問故鄉何日,重見吾廬,表達了對歸鄉的渴望。
最后兩句以庭院的梧桐樹為背景,描述了詩人在三更雨夢中依舊思念故鄉的情景。詩詞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對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呈現了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以及人生的離散和孤獨之感。
整首詩詞用意深遠,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吳儂和蜀客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離散。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歸鄉情懷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蜀客已情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shí zài lín ān wǎn qiū dēng lín
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
nán yuè jīng wū, xī fēng pò yàn, yòu shì qiū mǎn píng hú.
南月驚烏,西風破雁,又是秋滿平湖。
cǎi lián rén jǐn, hán sè zhàn gū pú.
采蓮人盡,寒色戰菰蒲。
jiù xìn jiāng nán hǎo jǐng, yī wàn lǐ qīng mì chún lú.
舊信江南好景,一萬里、輕覓莼鱸。
shéi zhī dào, wú nóng wèi shí, shǔ kè yǐ qíng gū.
誰知道,吳儂未識,蜀客已情孤。
píng gāo, zēng chàng wàng, xiāng yún jǐn chù, dōu shì píng wú.
憑高,增悵望,湘云盡處,都是平蕪。
wèn gù xiāng hé rì, zhòng jiàn wú lú.
問故鄉何日,重見吾廬。
zòng yǒu hé rèn jì zhì, zhōng bù shì jú duǎn lí shū.
縱有荷紉芰制,終不似、菊短籬疏。
guī qíng yuǎn, sān gēng yǔ mèng, yī jiù rào tíng wú.
歸情遠,三更雨夢,依舊繞庭梧。
“蜀客已情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