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合又輕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合又輕離”全詩
心事多違。
小窗燈影記親移。
可奈酒酣花困處,不省人歸。
山翠又如眉。
腸斷幽期。
相思有夢阿誰知。
莫遣重來風絮亂,不似當時。
分類: 浪淘沙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浪淘沙》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程垓。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才合又輕離。心事多違。
小窗燈影記親移。
可奈酒酣花困處,不省人歸。
山翠又如眉。
腸斷幽期。
相思有夢阿誰知。
莫遣重來風絮亂,不似當時。
詩意和賞析:
《浪淘沙》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復雜心情。詩詞開篇即表達了詩人與離別的人才剛剛相聚,又要分離的無奈心情。心事紛擾,思緒難平。
接下來,詩人通過小窗中燈影移動的描寫,表達了他對親人離去的深切記憶。這種細膩而溫情的描寫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柔軟和敏感。
然而,詩人又提到自己在酒醉花困的時候,不再留意身邊的人離去。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醉酒的狀態下,對于別離已經失去了敏感和關注,心思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緊接著,詩人運用山翠如眉的比喻,表達了他內心中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山翠如眉的形象描繪了山脈的青翠和曲線,與眉毛的彎曲相呼應,給人以柔美和溫暖的感覺。
詩的末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別離的情景不要重復出現,不再像當初那樣紛亂而無序。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能夠回到過去的美好時光,不再經歷離別的痛苦和傷感。
總的來說,《浪淘沙》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復雜心情和對親人的深深思念。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以感人的形象和意境展現出離愁別緒的情感,給人以共鳴和感動。
“才合又輕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
cái hé yòu qīng lí.
才合又輕離。
xīn shì duō wéi.
心事多違。
xiǎo chuāng dēng yǐng jì qīn yí.
小窗燈影記親移。
kě nài jiǔ hān huā kùn chǔ, bù xǐng rén guī.
可奈酒酣花困處,不省人歸。
shān cuì yòu rú méi.
山翠又如眉。
cháng duàn yōu qī.
腸斷幽期。
xiāng sī yǒu mèng ā shéi zhī.
相思有夢阿誰知。
mò qiǎn chóng lái fēng xù luàn, bù shì dāng shí.
莫遣重來風絮亂,不似當時。
“才合又輕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