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庭消盡風鳴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暑庭消盡風鳴樹”全詩
樹鳴風盡消庭暑。
橫枕一聲鶯。
鶯聲一枕橫。
扇紈低粉面。
面粉低紈扇。
涼月淡侵床。
床侵淡月涼。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菩薩蠻(回文)》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回文)》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暑庭消盡風鳴樹。
樹鳴風盡消庭暑。
橫枕一聲鶯。
鶯聲一枕橫。
扇紈低粉面。
面粉低紈扇。
涼月淡侵床。
床侵淡月涼。
詩意:
《菩薩蠻(回文)》通過回文的形式,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夏日炎熱的消逝、涼爽的到來的感受。詩中交替出現的詞語和短語形成了回文的結構,使詩詞具有韻律感和對稱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文的手法,將自然界的景象與人的感受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涼爽的氛圍。詩的前四句描述了夏日的消逝和涼風的到來,庭院的暑氣逐漸消散,樹上的鳥兒在涼風中鳴叫。后四句則描寫了一個人在涼爽的環境中休息,躺在枕頭上,聽著鶯鳥的歌聲,感受著微風的拂面。詩中出現的“扇紈低粉面,面粉低紈扇”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扇子輕輕拂面的涼爽感覺。最后兩句“涼月淡侵床,床侵淡月涼”則將涼月的光輝與床上的涼意相互滲透,營造出一種清新的夜晚氛圍。
整首詩詞運用了回文的形式,使得前后兩句相對呼應,形成了一種韻律感和對稱美。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在其中的感受,傳遞了作者對夏日消逝、涼爽到來的喜悅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對涼爽環境的向往,給人以清涼、舒適的感覺。
“暑庭消盡風鳴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huí wén
菩薩蠻(回文)
shǔ tíng xiāo jǐn fēng míng shù.
暑庭消盡風鳴樹。
shù míng fēng jǐn xiāo tíng shǔ.
樹鳴風盡消庭暑。
héng zhěn yī shēng yīng.
橫枕一聲鶯。
yīng shēng yī zhěn héng.
鶯聲一枕橫。
shàn wán dī fěn miàn.
扇紈低粉面。
miàn fěn dī wán shàn.
面粉低紈扇。
liáng yuè dàn qīn chuáng.
涼月淡侵床。
chuáng qīn dàn yuè liáng.
床侵淡月涼。
“暑庭消盡風鳴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