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日移影午暑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日移影午暑空”全詩
一杯何事便潮紅。
扇紈揮盡卻疏慵。
早睡情懷冰枕外,夜來消息雨荷中。
不須留燭眩房櫳。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浣溪沙》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薄日移影午暑空。
一杯何事便潮紅。
扇紈揮盡卻疏慵。
早睡情懷冰枕外,
夜來消息雨荷中。
不須留燭眩房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午后的景象。薄弱的陽光斜照,午后的炎熱空曠。詩人把一杯酒端起來,卻不知為了什么而變得臉紅。扇子揮動著,慢慢地消磨著時間。情緒與疲倦逐漸消散,早已沉入冰冷的枕頭之外,夜晚傳來了雨中蓮葉的消息。詩人感嘆不再需要點燃蠟燭,因為房間的窗戶顯得太亮了。
賞析:
《浣溪沙》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在一個閑暇的夏日午后的心境和情感體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深情和愉悅。
首先,詩中的"薄日移影午暑空"描繪了夏日午后的氛圍,陽光稀薄,影子逐漸移動,炎熱的空氣使人感到壓抑。這一景象暗示了作者心情的平靜和寧靜。
接著,詩人舉起一杯酒,但卻不知為何而變得臉紅,這種紅暈可能是因為內心的激動、愉悅或者喜悅。這種紅暈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情感的外化,詩中微妙的心理描寫使得整個情景更加生動。
詩中的"扇紈揮盡卻疏慵"表達了詩人在午后時光中的悠閑與懶散。扇子的搖動象征著時間的推移,而詩人卻懶洋洋地揮動著扇子,逐漸消磨時光。這一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寧靜與慵懶的追求。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把自己的情緒與疲倦比作早已沉入冰冷的枕頭之外,夜晚傳來了雨中蓮葉的消息。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冷靜和寧靜,似乎把煩惱與疲憊都拋諸腦后。雨中蓮葉的消息則給人一種寧靜和清新的感覺,使得整個詩情更加深遠。
最后一句"不須留燭眩房櫳"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不再需要點燃蠟燭,因為房間的窗戶顯得太亮了。這里的"留燭眩房櫳"可以理解為不再需要過多的照明來照亮室內,因為外界的自然光線已經足夠明亮。這種表達暗示了作者對于寧靜和自然的追求,不再需要人為的煩擾和照明。
總體而言,詩人通過對細微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愉悅的夏日午后場景。詩中的意象和隱喻使得情感更加豐富,通過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傳達了對寧靜、懶散和自然的向往。整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薄日移影午暑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báo rì yí yǐng wǔ shǔ kōng.
薄日移影午暑空。
yī bēi hé shì biàn cháo hóng.
一杯何事便潮紅。
shàn wán huī jǐn què shū yōng.
扇紈揮盡卻疏慵。
zǎo shuì qíng huái bīng zhěn wài, yè lái xiāo xī yǔ hé zhōng.
早睡情懷冰枕外,夜來消息雨荷中。
bù xū liú zhú xuàn fáng lóng.
不須留燭眩房櫳。
“薄日移影午暑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