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與青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與青樓”全詩
水合天浮。
行人莫賦大江愁。
且是芙蓉城下水,還送歸舟。
魚雁兩悠悠。
煙斷云收。
誰教此水卻西流。
載我相思千點淚,還與青樓。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浪淘沙》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是宋代詩人程垓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盡雨溪頭。
水合天浮。
行人莫賦大江愁。
山勢高峻,雨水從山上流下,形成溪流。溪水與天空中的云相接觸,相互融合,仿佛天地相連。行人們不要把憂愁寄托在大江之上。
且是芙蓉城下水,
還送歸舟。
魚雁兩悠悠。
這里指的是位于芙蓉城下的水域,船只將人送回家。水中的魚和天空中的候鳥自由自在地游弋飛翔,形成一派寧靜和自然的景象。
煙斷云收。
誰教此水卻西流。
煙霧散去,云彩聚攏。詩人感嘆說,誰讓這條水卻向西流去,不再流向東方。
載我相思千點淚,
還與青樓。
這句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相思之情,眼淚如珠,滴滴相思之淚與位于青樓的愛人相隨。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離別的情感為主題,通過描繪山溪、大江、芙蓉城下的水域以及魚雁自由自在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情感抒發,形成了一幅唯美而深沉的畫面,給人以思索和感動。
“還與青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
shān jǐn yǔ xī tóu.
山盡雨溪頭。
shuǐ hé tiān fú.
水合天浮。
xíng rén mò fù dà jiāng chóu.
行人莫賦大江愁。
qiě shì fú róng chéng xià shuǐ, hái sòng guī zhōu.
且是芙蓉城下水,還送歸舟。
yú yàn liǎng yōu yōu.
魚雁兩悠悠。
yān duàn yún shōu.
煙斷云收。
shuí jiào cǐ shuǐ què xī liú.
誰教此水卻西流。
zài wǒ xiāng sī qiān diǎn lèi, hái yǔ qīng lóu.
載我相思千點淚,還與青樓。
“還與青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