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夜鎖窗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夜鎖窗揭”全詩
素蟾光似雪。
恰恨照人_枕,紗廚爽、簟紋滑。
迤邐篆香簟。
好壞誰共說。
若是知人風味,來分取、半床月。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霜天曉角》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是宋代程垓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幾個夜晚鎖住窗戶,揭開后,明亮的月光如同雪一般潔白。可惜它只能照亮床前的枕頭,紗帳和涼爽的竹席上的紋路滑膩。香簟迤邐而卷起,無論好壞如何,誰能共同評說?如果能了解一個人的品味,就來分享這半床月光吧。
詩意:
《霜天曉角》描繪了一個安靜、寂寥的夜晚。詩人通過窗戶欣賞到明亮的月光,將月光的潔白與雪相比。然而,月光只能照亮床前的一小部分,而其他地方仍然是黑暗的。詩人表達了對這種局限的遺憾之情。他覺得這美麗的月光應該被分享和欣賞,而不僅僅局限于床前。詩人還提到了紗帳和竹席,通過描繪這些細節,進一步增強了夜晚的寧靜和涼爽感。
賞析:
《霜天曉角》通過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夜晚景象。詩中的意象清晰而生動,如素蟾光似雪、紗廚爽、簟紋滑等,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同時,詩人也通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增添了詩詞的深度。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分享的渴望。他感到遺憾的是,美麗的月光只能照亮一個有限的范圍,無法被更多人共同欣賞。這種情感在詩的結尾得到了進一步強調,詩人希望能有人能夠了解他的品味,與他一同分享這美麗的月光。
整首詩詞以靜謐、純凈的意象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與他人共享美的渴望。詩詞意境優美,富有詩意,讀來使人感到寧靜和賞心悅目。
“幾夜鎖窗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曉角
jǐ yè suǒ chuāng jiē.
幾夜鎖窗揭。
sù chán guāng sì xuě.
素蟾光似雪。
qià hèn zhào rén zhěn, shā chú shuǎng diàn wén huá.
恰恨照人_枕,紗廚爽、簟紋滑。
yǐ lǐ zhuàn xiāng diàn.
迤邐篆香簟。
hǎo huài shuí gòng shuō.
好壞誰共說。
ruò shì zhī rén fēng wèi, lái fēn qǔ bàn chuáng yuè.
若是知人風味,來分取、半床月。
“幾夜鎖窗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