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溪雪已平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來溪雪已平橋”全詩
有人憔翠帶寬腰。
又見東風、不忍見柔條。
悶酒尊難尋,親香篆易銷。
夜來溪雪已平橋。
溪上梅魂憑仗、一相招。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南歌子(楊光輔又寄示尋春)》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南歌子(楊光輔又寄示尋春)》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淡靄籠青瑣,輕寒薄翠綃。
有人憔翠帶寬腰。
又見東風,不忍見柔條。
悶酒尊難尋,親香篆易銷。
夜來溪雪已平橋。
溪上梅魂憑仗,一相招。
中文譯文:
淡淡的霧氣籠罩著青色的瑣細之物,
輕微的寒意薄薄地覆蓋著翠綠的細紗。
有人掛著翠色的寬腰帶,顯得疲憊不堪。
又看見了東風,卻不忍心再看那柔弱的新芽。
壓抑的酒意難以尋覓,親手寫的香信易于銷毀。
夜晚來臨時,溪水上的雪已經平鋪在橋上。
溪邊的梅花靈魂倚仗著,相互招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程垓創作的《南歌子》的一部分,它是程垓寫給朋友楊光輔的詩。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淡淡的霧氣和輕微的寒意來描繪春天的初現,青色的瑣細之物和翠綠的細紗構成了一幅柔和的春景。接著,詩中出現了一個人掛著翠色的寬腰帶,他看到了東風吹拂新芽,卻不忍心再看那柔弱的芽苗。這里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愛和對柔弱事物的關懷。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友情的寄托。詩中提到悶酒尊難以尋覓,這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郁悶和無法排遣的情緒。親手寫的香篆易于銷毀,暗示著文字和信物的消逝。夜晚來臨時,溪水上的雪已經平鋪在橋上,給人一種安寧和靜謐的感覺。最后,詩中出現的溪邊梅花靈魂倚仗相互招引,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希望與朋友相聚的心愿。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初現和人物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對春天和友情的獨特感悟。
“夜來溪雪已平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yáng guāng fǔ yòu jì shì xún chūn
南歌子(楊光輔又寄示尋春)
dàn ǎi lóng qīng suǒ, qīng hán báo cuì xiāo.
淡靄籠青瑣,輕寒薄翠綃。
yǒu rén qiáo cuì dài kuān yāo.
有人憔翠帶寬腰。
yòu jiàn dōng fēng bù rěn jiàn róu tiáo.
又見東風、不忍見柔條。
mèn jiǔ zūn nán xún, qīn xiāng zhuàn yì xiāo.
悶酒尊難尋,親香篆易銷。
yè lái xī xuě yǐ píng qiáo.
夜來溪雪已平橋。
xī shàng méi hún píng zhàng yī xiāng zhāo.
溪上梅魂憑仗、一相招。
“夜來溪雪已平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