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開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花開了”全詩
誰教當日太情濃,揚不下、新愁一段。
黃花開了,梅花開未,曾約那時相見。
莫教容易負幽期,怕真個、孤他淚眼。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鵲橋仙(秋日寄懷)》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鵲橋仙(秋日寄懷)》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角聲吹月,風聲落枕,
夢與柔腸俱斷。
誰教當日太情濃,
揚不下、新愁一段。
黃花開了,梅花開未,
曾約那時相見。
莫教容易負幽期,
怕真個、孤他淚眼。
中文譯文:
角聲吹響月色,風聲輕拂我已入眠,
夢境與柔腸都斷裂。
是誰讓當時的情意如此濃烈,
難以釋懷,新的憂愁又一段。
黃花已經開放,梅花還未綻放,
曾經約定那個時刻相見。
請不要輕易辜負我們的幽期,
怕真的會有他孤獨的淚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程垓所作,表達了秋天的思念和離別之情。詩人借助角聲吹響月色和風聲輕拂枕邊的描寫,營造出幽靜的秋夜氛圍。他在夢中與柔腸斷裂,暗示了他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的深切。
詩人對過去的真摯感情深感懊悔,當時的情意太過強烈,以至于如今難以釋懷,新的憂愁又一次涌上心頭。這種情感的反復出現,使詩中的情感更加復雜和深沉。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黃花已經開放,而梅花還未綻放的景象。這里黃花和梅花可以象征兩個相愛的人,暗示著他們分別的狀態。曾經約定的相見時刻成為一種思念和期待,詩人懇請對方不要輕易辜負他們之間的幽期,以免真的會有他孤獨的淚眼。
整首詩以秋天的寂靜和離別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和痛苦。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情的復雜和無奈。程垓以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他對過去情感的懊悔和對未來的期待,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黃花開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qiū rì jì huái
鵲橋仙(秋日寄懷)
jiǎo shēng chuī yuè, fēng shēng lào zhěn, mèng yǔ róu cháng jù duàn.
角聲吹月,風聲落枕,夢與柔腸俱斷。
shuí jiào dāng rì tài qíng nóng, yáng bù xià xīn chóu yī duàn.
誰教當日太情濃,揚不下、新愁一段。
huáng huā kāi le, méi huā kāi wèi, céng yuē nà shí xiāng jiàn.
黃花開了,梅花開未,曾約那時相見。
mò jiào róng yì fù yōu qī, pà zhēn gè gū tā lèi yǎn.
莫教容易負幽期,怕真個、孤他淚眼。
“黃花開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