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倚空高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倚空高樹”全詩
燭花紅、夜闌共語。
悵六朝興廢,但倚空高樹。
目斷帝鄉,夢迷雁浦。
故人疏、梅驛斷,音書有數。
塞鴻歸、過來又去。
正春濃,依舊作、天涯行旅。
傷心望極,淡煙細雨。
分類: 三登樂
《三登樂》陳三聘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登樂》是宋代詩人陳三聘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南北相逢,重借問、古今齊楚。
燭花紅、夜闌共語。
悵六朝興廢,但倚空高樹。
目斷帝鄉,夢迷雁浦。
故人疏、梅驛斷,音書有數。
塞鴻歸、過來又去。
正春濃,依舊作、天涯行旅。
傷心望極,淡煙細雨。
詩意:
《三登樂》描繪了詩人南北行旅的情景,借問古今,表達了對歷史的關注。詩人在夜晚與朋友共話,通過燭光的映照,抒發內心的感慨。他懷念六朝的興盛和沉寂,倚靠空高的樹木來尋求心靈的寄托。他凝望著疏離的故鄉,迷戀著雁浦的夢境。故人疏遠,消息稀少,像隔斷了的梅驛,只有零星的音信傳來。大雁穿越邊塞時來時去,象征著離鄉漂泊的命運。盡管春意濃烈,但他還是繼續他的天涯行旅。望著遙遠的故鄉,他的心情備受傷感,如同淡淡的煙雨一般。
賞析:
《三登樂》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過去的思念之情。詩人借問古今,展現了他對歷史的關注和思考,以及對六朝興衰的感慨。夜晚的燭光映襯下,詩人與朋友共話,流露出內心的情感。他以高樹作為寄托,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去的依賴與思念。詩中的夢境與迷失象征著詩人對故鄉的向往和心靈的迷茫。故人疏遠和音書稀少凸顯了離鄉漂泊的苦楚和孤獨感。大雁的歸去來充滿了離鄉的辛酸和無奈。盡管春天美麗,但詩人仍然繼續他的旅途,展現了他堅毅的品質。最后,詩人望著故鄉,心中充滿了傷感,如同遠方的淡淡煙雨般凄涼。
整首詩以旅途中的情景和感受為線索,通過對故鄉、歷史和離別的思念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傷感。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也使得整首詩形象生動,情感豐富,給人以深深的感觸。
“但倚空高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dēng lè
三登樂
nán běi xiāng féng, zhòng jiè wèn gǔ jīn qí chǔ.
南北相逢,重借問、古今齊楚。
zhú huā hóng yè lán gòng yǔ.
燭花紅、夜闌共語。
chàng liù cháo xīng fèi, dàn yǐ kōng gāo shù.
悵六朝興廢,但倚空高樹。
mù duàn dì xiāng, mèng mí yàn pǔ.
目斷帝鄉,夢迷雁浦。
gù rén shū méi yì duàn, yīn shū yǒu shù.
故人疏、梅驛斷,音書有數。
sāi hóng guī guò lái yòu qù.
塞鴻歸、過來又去。
zhèng chūn nóng, yī jiù zuò tiān yá xíng lǚ.
正春濃,依舊作、天涯行旅。
shāng xīn wàng jí, dàn yān xì yǔ.
傷心望極,淡煙細雨。
“但倚空高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