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近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陽近也”全詩
正水遮山隔。
風兒又起,雨兒又煞,好愁人天色。
兩岸荻花楓葉。
爭舞紅吹白。
中秋過也,重陽近也,作天涯行客。
分類: 西地錦
作者簡介(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西地錦》石孝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地錦》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石孝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望玉樓金闕,
正水遮山隔。
風兒又起,雨兒又煞,
好愁人天色。
兩岸荻花楓葉,
爭舞紅吹白。
中秋過也,重陽近也,
作天涯行客。
詩意:
《西地錦》描繪了一幅秋日景色,以及作者對人生離別和孤獨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無常和離散的主題。
賞析:
詩的開頭,作者回首望著遙遠的玉樓和金闕,可見他身處在一處高處,遠離塵囂的地方。接著,描述了一條水流正好擋住了山巒的景象,暗示了作者與遠方的親人、友人的隔離和分別。
接下來,風兒再度起來,雨兒又停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與孤寂。天色的變化與人的情緒相互呼應,形成一種悲涼的氛圍。
下半部分,描繪了兩岸的荻花和楓葉,它們爭相舞動,既有紅色的楓葉,又有白色的荻花。這里的景物變化反映了人生的輪回和無常,也暗示了人世間的離合和分離。
最后兩句,提到了中秋已經過去,重陽節也即將到來,而作者卻身處天涯,成為一位行走客人。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無依,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和離散。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表象,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抒發,寄托了自己對親情、友情和歸屬感的思念,以及對人生無常和離散的感慨。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孤獨和無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重陽近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dì jǐn
西地錦
huí wàng yù lóu jīn quē.
回望玉樓金闕。
zhèng shuǐ zhē shān gé.
正水遮山隔。
fēng ér yòu qǐ, yǔ ér yòu shā, hǎo chóu rén tiān sè.
風兒又起,雨兒又煞,好愁人天色。
liǎng àn dí huā fēng yè.
兩岸荻花楓葉。
zhēng wǔ hóng chuī bái.
爭舞紅吹白。
zhōng qiū guò yě, chóng yáng jìn yě, zuò tiān yá xíng kè.
中秋過也,重陽近也,作天涯行客。
“重陽近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