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無定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萍水相逢無定居”全詩
同在他鄉,又問征途。
離歌聲里客心孤。
花盡園林,水滿江湖。
煙樹微茫帶岸蒲。
何處長沙,何處洪都。
要知安穩到家無。
千里征鴻,一紙來書。
分類: 一剪梅
作者簡介(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一剪梅(送晁駒父)》石孝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剪梅(送晁駒父)》是宋代石孝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萍水相逢無定居。
同在他鄉,又問征途。
離歌聲里客心孤。
花盡園林,水滿江湖。
煙樹微茫帶岸蒲。
何處長沙,何處洪都。
要知安穩到家無。
千里征鴻,一紙來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與晁駒父的離別情景。詩人與晁駒父是在陌生的地方相遇的,兩人都沒有固定的居所。在離別的時刻,詩人詢問晁駒父的行程和征途。在別離的歌聲中,詩人感到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客人。花朵凋謝了,園林不再美麗,江湖水面上泛滿了憂愁之意。煙霧中的樹木微微可見,岸邊的蘆葦隱約可見。長沙和洪都是兩個地方的名字,詩人在問晁駒父將前往何處。詩人希望晁駒父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不再漂泊流離。盡管千里之遙,但一封書信能夠傳遞詩人的心意。
賞析:
《一剪梅(送晁駒父)》描寫了離別的情感和流浪的旅程,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通過花朵凋謝、園林荒蕪、江湖滿懷憂愁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感受。煙霧中微茫的樹木和岸邊的蘆葦增加了詩意的模糊和離散感。長沙和洪都則象征著詩人和晁駒父的未來去向,詩人希望晁駒父能夠找到一個安穩的歸宿。最后,詩人通過一紙書信表達了對晁駒父的祝福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直接的表達方式,將離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萍水相逢無定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sòng cháo jū fù
一剪梅(送晁駒父)
píng shuǐ xiàng féng wú dìng jū.
萍水相逢無定居。
tóng zài tā xiāng, yòu wèn zhēng tú.
同在他鄉,又問征途。
lí gē shēng lǐ kè xīn gū.
離歌聲里客心孤。
huā jǐn yuán lín, shuǐ mǎn jiāng hú.
花盡園林,水滿江湖。
yān shù wēi máng dài àn pú.
煙樹微茫帶岸蒲。
hé chǔ cháng shā, hé chǔ hóng dōu.
何處長沙,何處洪都。
yào zhī ān wěn dào jiā wú.
要知安穩到家無。
qiān lǐ zhēng hóng, yī zhǐ lái shū.
千里征鴻,一紙來書。
“萍水相逢無定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