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萍蹤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浪萍蹤跡”全詩
憶曾上、桂江船。
風雨過吳川。
又卻在、瀟湘岸邊。
不堪追念,浪萍蹤跡,虛度夜如年。
風外曉鐘傳。
尚獨對、殘燈未眠。
《太常引》韓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是宋代韓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山連水水連天。
憶曾上、桂江船。
風雨過吳川。
又卻在、瀟湘岸邊。
不堪追念,浪萍蹤跡,
虛度夜如年。
風外曉鐘傳。
尚獨對、殘燈未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和情感。詩人置身于荒山之中,眼前是一片水域,而水天相連,景色壯麗。他回憶起曾經乘船游覽桂江的經歷,那時風雨過去,他又來到了吳川。然而,此刻他卻再次置身于瀟湘江邊,回憶起過去的往事。他感慨萬分,無法撫平內心的思念之情,往事如浪萍般飄蕩,虛度的夜晚仿佛一年那么長。他聽到風外傳來的晨鐘聲,依然獨自對著殘留的燈火,無法入眠。
賞析:
《太常引》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逝去的景色的留戀之情。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山水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荒山連水、水連天的景象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詩中的桂江船和瀟湘岸邊象征著過去的經歷和回憶,詩人對往事的懷念之情溢于言表。詩末的曉鐘聲和殘燈的映襯,更加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無眠的心境。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經歷的描繪,展現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受。它讓人感受到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也給予讀者共鳴和思考的空間,讓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浪萍蹤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huāng shān lián shuǐ shuǐ lián tiān.
荒山連水水連天。
yì céng shàng guì jiāng chuán.
憶曾上、桂江船。
fēng yǔ guò wú chuān.
風雨過吳川。
yòu què zài xiāo xiāng àn biān.
又卻在、瀟湘岸邊。
bù kān zhuī niàn, làng píng zōng jī, xū dù yè rú nián.
不堪追念,浪萍蹤跡,虛度夜如年。
fēng wài xiǎo zhōng chuán.
風外曉鐘傳。
shàng dú duì cán dēng wèi mián.
尚獨對、殘燈未眠。
“浪萍蹤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