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假以溢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假以溢我”出自先秦佚名的《周頌》,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jiǎ yǐ yì wǒ,詩句平仄:仄仄仄仄。

    “假以溢我”全詩

    《周頌》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分類: 詩經祭祀

    周頌·維天之命翻譯及注釋

    翻譯
    想那天道的運行,美好肅穆永不停。
    多么輝煌多光明,文王品德多純凈。
    嘉美之德使我慎,我們永遠要繼承。
    順著我祖文王道,子子孫孫永力行。

    注釋
    ⑴維:語助詞。一說“思念”。
    ⑵於(wū):嘆詞,表示贊美。穆:莊嚴粹美。不已:不止。指天道運行無止。
    ⑶不(pī):借為“丕”,大。一說發語詞。顯:光明。
    ⑷德之純:言德之美。純,大,美。
    ⑸假以溢我:以嘉美之道戒慎于我。假,通“嘉”,美好。溢,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釋詁》:‘溢、慎、謐,靜也。’……詩言‘溢我’,即慎我也,慎我即靜我也,靜我即安我。”
    ⑹收:受,接受。
    ⑺駿惠:順從的意思。鄭箋訓為“大順”,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惠,順也;駿當為馴之假借,馴亦順也。駿惠二字平列,皆為順。”
    ⑻曾孫:后代子孫。孫以下后代均稱曾孫。鄭箋:“曾,猶重也。”篤:厚,忠實。此處指篤行,行事一心一意。

    周頌·維天之命鑒賞

      《周頌·維天之命》是《詩經·周頌》的第二篇,無韻,篇幅不長,充滿了恭敬之意、頌揚之辭。

      此詩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每四句為一部分。前一部分說文王上應天命,品德純美;后一部分說文王德業澤被后代,后代當遵其遺教,發揚光大。前后兩部分在結構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個逆挽,也就是說,今傳文句將原該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純,於乎不顯”的平行結構在句子的排列組合上作了小小的變化。語義絲毫未變,但效果卻很不一樣,兩個“於”字的疊合,更顯出嘆美莊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沒有用感嘆詞,作者便任句式按正常邏輯排列,平鋪直敘,波瀾不驚,在唱出重音——贊頌文王——之后,以輕聲順勢自然收束,表示出順應文王之遺教便是對文王最好的告慰,這樣一種真心誠意的對天祈愿與自我告誡。全詩猶如兩段歌詞,結尾處以詠嘆作副歌。這種形式,在當代歌曲中,也還是很常見的。

      從詩的句式看,此詩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純”與第七句“駿惠我文王”完全可以壓縮成“文王德純”“駿惠文王”這樣的句式,如此則八句均為四言,整齊劃一。《周頌》中不是沒有這樣純用四言句的詩章,如《周頌·臣工》《周頌·噫嘻》等即是。因為《周頌》中多無韻之詩,可能會有人將這種句式參差與勻整的不同與有無韻腳聯系起來,以為有韻之詩句式以勻整為尚,無韻之詩句式以參差為尚。這種看法未免太絕對,上舉《周頌·臣工》《周頌·噫嘻》等無韻(江永《古韻標準》謂《周頌·臣工》“韻不分明”,語尚含糊)之詩也是齊言句式,就很難以此解釋之。《頌》詩的句式參差與否,除了語言表達上的需要外,可能更多的是合樂的需要。據鄭覲文《中國音樂史》說:“《頌》律與《雅》律之配置不同,《雅》為周旋律,《頌》為交旋律。”而阮元《釋頌》強調《頌》之舞容而謂其全為舞詩。據此,則《頌》詩的音樂大約因切合舞蹈的需要而旋律變化多一些,句式參差與勻整正反映出其旋律的差異。

      至于說此詩的內容,實在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頌揚文王德配上天,對其美德頂禮膜拜,正是周公攝政制禮,確定祭祀文王的規格儀軌之后,創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題。此詩言詞古直,情意樸素,并不像后世的祭祀歌辭那樣有矯揉造作之弊。

    周頌·維天之命創作背景

      此詩為周成王祭祀周文王之作,即《毛詩序》所謂“大平告文王也”,因文本中有“文王之德之純”“駿惠我文王”等句可證,古今并無異議。但對此詩的產生時間,則漢儒、清儒之說尚有分歧。鄭玄箋云:“‘告大平’者,居攝五年之末也。文王受命,不卒而崩,今天下太平,故承其意而告之,明六年制禮作樂。”鄭玄認為此詩作于周公攝政五年(公元前1111年)之冬。而陳奐《詩毛氏傳疏》則云:“《書·雒誥》大傳云:‘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維天之命》,制禮也;《維清》,作樂也;《烈文》,致政也。三詩類列,正與大傳節次合。然則《維天之命》當作于六年之末矣。《雒誥》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鄭注云:‘周公制禮樂既成,不使成王即用周禮,仍令用殷禮者,欲待明年即政,告神受職,然后班行周禮,班訖始得用周禮,故告神且用殷禮也。’鄭謂周禮行于七年致政之后,是也。而箋以告太平為禮未成時,在居攝五年之末,則未是。詩云:‘我其收之。’又云:‘曾孫篤之。’自在制禮后語矣。”據陳奐考證,鄭玄之說有誤,此詩當作于周公居攝六年(公元前1110年)之末。陳子展《詩經直解》認為陳奐之說較鄭箋“為有據也”。

    “假以溢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sòng
    周頌

    wéi tiān zhī mìng, yú mù bù yǐ.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yú hū bù xiǎn, wén wáng zhī dé zhī chún.
    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jiǎ yǐ yì wǒ, wǒ qí shōu zhī.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jùn huì wǒ wén wáng, zēng sūn dǔ zhī.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假以溢我”平仄韻腳

    拼音:jiǎ yǐ yì wǒ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假以溢我”的相關詩句

    “假以溢我”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假以溢我”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假以溢我”出自佚名的 《周頌·維天之命》,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