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和不似依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和不似依然”全詩
淡抹疑濃,肯將自在求憐。
終嫌獨好,任毛嬙、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諸馀只憑光鮮。
雨過風生,也應百事隨緣。
香須道地,對一池、著甚沉煙。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分類:
作者簡介(陳亮)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新荷葉》陳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新荷葉》
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妍。
淡抹疑濃,肯將自在求憐。
終嫌獨好,任毛嬙、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諸馀只憑光鮮。
雨過風生,也應百事隨緣。
香須道地,對一池、著甚沉煙。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中文譯文:
新鮮的荷葉,它嫵媚而又幽雅,
誰能保持潔凈與它爭艷。
淡淡的色彩,增添了濃郁的韻味,
它愿意自由地尋求憐愛。
盡管被人嫌棄,它任由美人和西子傲視。
荷葉上的露珠,仿佛有時存在,有時消失。
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只有它仍然閃耀光彩。
雨過天晴,風吹起,百事應該順其自然。
那香氣源源不斷地散發,縈繞在池塘旁,
根株扎得牢固,淤泥中的白藕如同梁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荷葉為主題,展現了荷葉的美麗和特點,同時也寓意人生哲理。
詩中描述了新鮮的荷葉,它既嫵媚又幽雅,與其他花卉相比,需要更高的潔凈度才能與其爭艷。這表達了對純潔和高尚品質的追求。
詩人用"淡抹疑濃"來形容荷葉的色彩,給人以淡雅的感覺,同時又增加了一種神秘的韻味。荷葉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賞和憐愛。
詩中提到了"毛嬙"和"西子",這是兩位美人的名字。詩人說即使被別人嫌棄,荷葉也不在乎,任憑美人和西子爭奪美麗的稱號。
"六郎涂涴"描繪了荷葉上的露珠,這露珠時隱時現,給人以朦朧的感覺。荷葉依然保持著它的獨特之美。
"赫日如焚"表達了夏日酷熱的景象,只有荷葉仍然閃耀著光彩。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即使在困難和逆境中,仍然要保持自己的光鮮和堅強。
"雨過風生,也應百事隨緣"表達了世事無常,人們應該順從自然的變化,順其自然地面對生活的起伏和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荷葉的香氣在池塘旁飄散,根株堅固,即使在淤泥中,仍然能生長出美麗的白藕。這象征著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純潔和堅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堅強的意志。
整首詩通過描繪荷葉的美麗和特點,表達了對純潔、自由和堅韌品質的追求。荷葉在嫵媚中保持著幽雅,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美麗,不在乎他人的嫌棄,堅持追求自身的價值。詩人也借荷葉的形象,寓意人生哲理,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純潔和堅韌的信念。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荷葉的形象,傳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
“似和不似依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hé yè
新荷葉
yàn tài hái yōu, shuí néng jié jìng zhēng yán.
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妍。
dàn mǒ yí nóng, kěn jiāng zì zài qiú lián.
淡抹疑濃,肯將自在求憐。
zhōng xián dú hǎo, rèn máo qiáng xī zǐ chà jiān.
終嫌獨好,任毛嬙、西子差肩。
liù láng tú wò, shì hé bù shì yī rán.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hè rì rú fén, zhū yú zhǐ píng guāng xiān.
赫日如焚,諸馀只憑光鮮。
yǔ guò fēng shēng, yě yīng bǎi shì suí yuán.
雨過風生,也應百事隨緣。
xiāng xū dào dì, duì yī chí zhe shén chén yān.
香須道地,對一池、著甚沉煙。
gēn zhū hǎo zài, yū ní bái ǒu rú chuán.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似和不似依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